第九十九夜 大东方号(一)(1 / 2)

加入书签

现在,建模十分普遍,而且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至我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它是一个相对现代的发明创造。

我们无法想象有哪一段时间,它不是工业过程或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不可分割的特征。

数个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模型被建造出来,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但它们通常主要被用来阐释一件实物的美学特点,而非作为一个比例模型来测试、调查或展示正在建设中的系统的动力学或物理学原则。

最为重要的是,它们通常都是按比例建造的,这意味着每一个具体的部件都与完整规模成固定比例,如1∶10,就像地图一样。

模型的每个部分都是被“建模”的实际大小的船只、教堂或城市按线性比例缩小后的表现。

这用于美学和玩具没有问题,但还不足以用于了解真实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现在,从汽车、建筑、飞机、船只到交通堵塞、流行病、经济和天气,每一个可设想到的过程或实体对象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以作为实物的“模型”。

我前面曾讨论过经特殊饲养的老鼠是如何被当作按比例缩小后的人类模型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

在所有这些例子中,重要的问题是,你如何现实地、可靠地把从模型系统上得到的结果和观察所得按比例放大到实物上。

其实,这一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一位谦虚的工程师对未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不可思议的洞见,这要从一个失败的船只设计开始讲起。

“大东方号”

失败和灾难会为推动科学、工程学、金融、政治及个人生活的创新、新观念、发明带来巨大的动力与机遇。

造船业的历史、建模理论的起源就是如此,一位名字响当当的非凡人物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如此,他便是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IsambardKingdomBrunel)。

2002年,BBC(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民意调查,选出“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或许可以预料到的是,丘吉尔位列第一,戴安娜王妃位居第三(当时距离她去世仅5年),其后是达尔文、莎士比亚和牛顿,这三人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谁位居第二呢?不是别人,正是非同寻常的伊桑巴德。

当我在英国以外的地区演讲提到伊桑巴德时,我经常会问听众听没听说过他。最好的情况是只有一小部分人举手,他们通常是英国人。

我随后告诉他们,根据BBC的民意调查,伊桑巴德超过了达尔文、莎士比亚、牛顿,甚至列侬和贝克汉姆,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人物,听众大笑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件事促使我们自然地去进一步思考与科学、工程学、创新和规模法则相关的一些挑战性问题。

那么,谁是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呢?他为什么如此有名?

许多人把他视作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师,他的想象力和创新,尤其是对交通领域的贡献,帮助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

他是一名真正的工程学博学者,并强烈反对专业化的趋势。他通常会参与项目的各个方面,从概念创意到绘图的细节准备,实地展开测绘,并关注设计和制造的细枝末节。

他的成就数不胜数,留下了大量的建筑遗产,包括船只、铁路、火车站,以及壮观的桥梁和隧道。

伊桑巴德1806年出生于英国南部的朴次茅斯。1859年,他在并不衰老的年龄便去世了。

他的父亲——马克·布鲁内尔(MarcBrunel)出生于法国的诺曼底,同样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工程师。

当伊桑巴德只有19岁时,他们便合作在一条可通航的河流下方建造隧道,即伦敦东部罗瑟希德区的泰晤士河隧道。这是一条步行隧道,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几乎每年都有近200万人每人花费1便士横穿这一隧道。

与许多地下通道一样,它不幸成为流浪汉、抢劫犯、妓女经常出没的地方,到1869年最终被改造成一条铁路隧道,成为时至今日仍在使用的伦敦地铁系统的一部分。

1830年,24岁的伊桑巴德赢得了一次十分激烈的竞争,在布里斯托尔的埃文河峡上修建一座吊桥。这是一个富有雄心的设计,桥梁直到他去世5年后才最终完工,它所跨越的距离是全世界最长的(702英尺,高出河面249英尺)。

伊桑巴德的父亲并不相信跨越距离如此之长的桥梁存在现实可行性,他建议伊桑巴德为这座桥修建一个中央支撑,但被伊桑巴德忽视了。

这座桥是1830年他年仅24岁时设计的。

伊桑巴德之后成为大西部铁路(当时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铁路,从伦敦至布里斯托尔及更远地方)的首席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这个岗位上,他设计了许多壮观的桥梁和隧道(如巴斯附近的博克斯隧道是当时全球最长的铁路隧道),甚至火车站,如许多人都熟悉的伦敦帕丁顿火车站,它拥有无与伦比的锻铁工程。

他最吸引人的创新之一是为火车轨道引入了宽度为7英尺0.25英寸的宽轨。

当时,全英国使用的都是4英尺8.5英寸宽的标准铁轨,这一标准也为全世界所采用,今天几乎所有铁路仍在使用这种宽度的铁轨。伊桑巴德指出,标准铁轨是矿山铁路的武断延伸,而矿山铁路是在1830年世界上首列乘客列车出现之前便已经存在的。

它的轨道宽度只不过是由矿山中不同通风井之间拉动车厢的马车决定的。

伊桑巴德正确地意识到,应该认真考虑最适宜的轨道宽度,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他宣称,经过他的计算,并经一系列试验和试运行的验证,他所提出的宽轨是最优化的尺寸,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更强的稳定性,以及更好的乘客舒适性。

由此,英国大西部铁路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铁路,它的轨道宽度是其他铁路线上的轨道宽度的近两倍。不幸的是,1892年,在全国铁路系统改进之后,英国议会强迫大西部铁路使用标准铁轨,尽管标准铁轨被公认为很差劲。

很明显,我们今天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创新优化与历史先例决定的统一标准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妥协,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铁轨宽度之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量颇丰的研究案例,它表明创新改革或许并不一定会带来优化解决方案。

尽管伊桑巴德的项目并不一定完全会取得成功,但它们都包含着针对存在已久的工程学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