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降临归墟(下)(2 / 2)

加入书签

若朱雀桥是建康城区最着名的桥梁,那位于朱雀桥不远处,城外御街之东,秦淮河畔的乌衣巷,肯定是建康城区声名最盛的街道,因为南宋最显赫的权贵,包括贾、杜二家,均定居巷内。

乌衣巷朱楼夹道、画栋雕梁,是寻常百姓难以进入的禁街重地。“乌衣豪门”已成为当代最显赫门阀的代称。

此时一队人马,旋风般越过朱雀桥,由御道右转,马不停蹄地驰入乌衣巷,把守的兵卫不但不敢拦阻,还肃立致敬,脸上无不露出崇慕的神色。

贾聪一身白色武士服,素蓝色长披风,背挂他名震江左的“忘情剑”,策骑纯白骏马,英俊无匹的脸容冷如铁铸,没有透露丝毫内心的情绪。纵是高踞马上,他挺拔的体型在在显示出非凡的气魄,充满力量和信心,像一把出鞘的宝刀。他今年刚好四十岁,但外貌只像未过三十的人,神采飞扬。

伴在他旁的是他的头号猛将张世杰,虎卫军的参军,年纪在二十五、六左右。后面是十多个亲随,人人体型彪悍,无不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战士。

贾聪被任命为赣州知府,出镇广陵,他便在亲叔贾似道全力支持下招募淮南江北之民为兵。江北一带民风强悍,武技高强者大不乏人,贾聪锐意训练下,不数年已成劲旅,号“虎卫军”。蒙古屡次南犯,虎卫军御之,战无不捷,令虎卫军声名大噪,街卫对他们尊敬的神色绝不是装出来的。

只是今回忽必烈亲率大军来犯,人数既占压倒性的优势,又有名将如耶律楚材之助,即使武功超卓、用兵如神者如贾聪,亦没有半分却敌的把握。

在贾聪领头下,众骑从被拉得大开的正门进入谢府主堂前的大广场,十多名府仆拥来为各人牵马侍候。

贾聪甩磴下马,贾弘道迎上来讶道:“聪侄来得真快,昨晚我才向你发出飞鸽传书。”

贾聪愕然道:“甚么飞鸽传书?三天前小侄收到讯息,蒙古大汗忽必烈从长安进军洛阳,先头部队踏足归墟,兵锋直指建康,军力达百万之众,于是立即赶来见宪叔。”

贾聪旁的张世杰忙向贾弘道施礼,贾弘道欣然道:“张参军和各兄弟路上辛苦,请先歇歇喝口热茶。”

当下有府仆领张世杰一众人等入主堂去了,贾弘道挽着贾聪手臂,绕过主堂,往内宅贾似道书轩的方向缓步而走,压低声音道:“我们急得要命,二兄却仍是一贯的悠悠闲闲,昨晚才到秦淮河的秦淮楼欣赏纪千千的歌舞,今早天未亮又往小东山游山玩水,幸好你来了,至少可以问他一个清楚明白。”

贾聪沉声道:“朝廷方面有何反应?”

贾弘道露出忿然之色,道:“赵与訔力主凭长江、秦淮之险,固守建康,又谓皇上避驾泉州,摆明是想乘机总揽军权,幸好二哥和杜相全力反对,你二叔更以民心归向打动皇上,这些事还是由杜相告诉我,你二叔除了“给我叫贾聪来”一句话外,再没有任何其他说话。”

贾聪闻赵与訔之名,双目闪过浓烈的的光,再问道:“二叔如何打动皇上?”

贾弘道道:“你二叔说得非常婉转,他向皇上进言道:“自古以来就是有道之国伐无道之君,今秦主恃勇而来,无端攻我大晋,既违背道义,又失去民心,兵家云“两国交兵,无道必败”,皇上只要号令全国军民,以有道抗无道,必能保国安民。”皇上当然晓得你二叔和赵与訔谁更得民心,更何况吕文焕将军一向不喜赵与訔,虎卫军又牢牢掌握在你手上,皇上纵使不愿意,亦只好加封二哥为征讨大总管,由他全权主理抗敌事宜。”

两人通过翠竹遍植两旁的小石径,进入贾似道书斋在处的中园,这是个以竹石为主景的园林,园中有四季假山,分别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春、夏、秋、冬四山,各自成景。书轩就在夏山与秋山之间,坐北朝南,宏伟厚重、三楹七架梁歇山的布局,横扁雕的是“蔑官轩”三字,正面廊柱上有一联:“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尽管两人忧心重重,置身如此孤高磊落,瘦挺空透的动人环境,一时间也把心事抛开,浑忘尘俗。

倏地一名年青武士气冲冲从蔑官轩冲将出来,见到两人,愤然道:“天下是你们贾家的天下哩!我杜弊倒要看你们如何应付忽必烈。”说罢不顾去了。

两人听得面面相觑,接着贾弘道摇头叹息。杜弊是王坦之的儿子,贾似道的女婿,剑法高明,可惜却是无行之人,看情况便知贾似道拒绝起用他于抗蒙战役,故大发脾气,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来。

贾似道柔和的声音从蔑官轩传出来道:“是否小聪来哩!来得好!我正想找人下棋。”

贾聪和贾弘道两人你眼望我眼,均摸不着贾似道心意,在如此危急存亡之际,仍有下棋的闲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