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古神吃日月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冬道人不知道虞韭白这位老友,忽然神思飘远,在想些什么。

在虞韭白回神这刻,冬道人眼角余光注意到身旁老者,神色沧桑,轻笑道:“虞老,有心事?”

虞韭白面容渐渐舒展,笑意和煦,轻声道:“没什么,在想和你敕令山做买卖的事情,还有就是我那个小徒儿,越来越不省心。”

虞韭白的那个乖徒儿,那个黄衣黄靴,眉清目秀的小童,黄衣,别的不说,胆很肥。

这就是,冬道人对那个整天嚷嚷写故事的小家伙,最直观的印象。

喜欢写故事,喜欢在故事里写美人。

观黄衣和小桃树的那一番厮杀,相比于小桃树的左支右绌,那个顽劣的小童,很会打架。

轻轻松松,就把小桃树打了个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那一张纸,一杆笔,又是一脚猛然下砸,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就像一场游戏。

说到底,也的确是一场游戏,黄衣只是喂招,并没有真正出力。

再看看小桃树,似乎笨拙的多······

想到这,冬道人有点生气,福童这个夯货,是怎么“照顾”的小桃树?

虽然,小桃树没有起火,还算不得窥窥,可小桃树走的是独夫这条路,不是简简单单的独夫,是真真正正的独夫。

这一点,也只有他们几位仙人知晓。

真真正正的独夫,是与古神争雄的,即便小桃树还未起火,但是对战一个窥二的窥窥,完全不在话下。

更何况,一个根本不曾真正出手的窥二的小窥窥。

福童这个夯货,看来真得好好抄些书了。

冬道人有些生气,不过欣慰的是,小桃树“叠”了。

而小桃树表现不佳的原因,福童很清楚,小师弟在闯“心关”,那道关于吃肉与罪过的心关。

但是,冬道人并不知晓,这件事,知晓者寥寥,除却福童和师父外,还有桃祖和掌令。

至于虞韭白和敕令山的买卖,他掌山道人也是做不了主,实在是因为那桩买卖,只有桃祖老人家能够拍板。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买卖,但是,是一桩十分稀罕的买卖。

虞韭白不知从何处得到些“雷花米”,很少,只有十几粒。

“雷花米”是极为难得的一种稻米,米粒绽放雷花,别看仅仅那十几粒,如果缝进香囊之中,贴身佩戴,对于阴物之属锻炼体魄,大有裨益,天长日久,甚至于可以行走于阳光下。

还有一种大用处,那就是淬炼神魂,尤其对于窥十青簪之辈,即将登仙门,受长生,神魂凝固最为重要。

再者,对于神识疾患,尤有奇效,譬如黄衣神识虚浮的隐疾。

用法很简单,可生吃,可熟食。

只是,种植非常艰难,必须要生长在雷霆之地,而且日日皆要浇水灌溉。

这就是为什么,非要桃祖拍板的原因,整个敕令山,能够种植雷花米的地方,也只有桃祖本体桃树下的那方雷池。

虞韭白之所以找上敕令山,就是因为知道桃祖的那方雷池,再有,与冬道人关系莫逆,也是一个原因。

一旦,种植雷花米成功,对于整座敕令山,都有莫大好处。

而虞韭白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医好他那乖徒儿的隐疾即可,单凭十几粒雷花米,显然不可能。

冬道人初一听说这位老朋友的买卖,神情动容,便立即传讯掌令师兄。

掌令师兄虽然没有亲自前来,但是,桃花讯中的语气很高兴,叮嘱他这位师弟,一定要留住虞韭白,而且问一问还有没有什么要求,都好说。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一定要等桃祖她老人家回来才行。

其实,冬道人明白,桃祖一定会答应。敕令山漫长岁月以来,起起伏伏,如果没有桃祖坐镇,或许,敕令山早早便消失在烟尘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