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缘起(一)(2 / 2)

加入书签

当她最终认识到无论怎样的祈祷叩拜,怎样的虔诚恳求,她都永远回不去时,那段时日她浑浑噩噩的活着,不哭,不闹,视外界于无物,甚至当调皮的哥哥偷偷捏她的嫩脸时,她都毫无反应。

但她也从未拒绝外界加之于她的任何举动,她没有主动吮吸过奶娘的乳汁,可当奶娘将乳汁挤出用小巧的银勺喂到她嘴中时,她也会顺势咽下。她只是将思维禁锢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放任脑海一片空白,她觉得只要不思不想就不会感受到那股蚀心之痛。

原先庆幸女儿性子比一般婴儿安静的萧氏终于发现了不对劲,之后就是无数大夫走马观花似的进进出出瑾瑜的房间。不同的医者,踌躇满志的来到后,离开时相同的为难表情。

瑾瑜虽对万事不萦于心,也能看的出萧氏越来越苍白的脸色,越来越绝望的神情,越来越消瘦的身躯。萧氏有时在瑾瑜身边待了一天,晚上被劝回房间后,半夜又会匆匆跑来将她抱入怀中,轻轻的颠着直到天亮。

寿诚郡王虽不类萧氏整日抱着女儿不撒手,但却也是日日来看,不时拿着新鲜的玩具来逗似提线木偶般的瑾瑜,疼爱的看着女儿面无表情的小脸,从不厌烦。有时一手将女儿的小手包在掌中,一手拿着书温声读着幼儿启蒙的短篇故事。

五岁的薛翊钧不是特别明白妹妹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疼了不会哭,逗了也不会笑,但是还是隐约懂得这个嫡亲的妹子和别的婴儿不一样。每当他问起为何妹妹不笑时,母亲的面色都会变的灰暗,眼睛盯着一个方向怔怔的出神,直到他因等不来母亲的回答再次出声询问,她才会回过神,然后总是肯定的跟他说妹妹还小,长大了就会好了,长大了会跟他一起玩,将来还会喊他哥哥,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嘴角含着一丝笃定的微笑。

按说他已有了一个妹妹,而且这个妹妹已经会细声细气地喊他哥哥了,此时还没有人教导他什么是嫡庶有别,他却对这个不会对他笑的妹妹格外与众不同。好吃的糕点会藏到衣服里,然后来看她时试图轻轻放到她手里,虽然没有成功过,但他乐此不疲。每次来都会在她耳边说悄悄话,告诉她他今天又做了什么,父亲又教给他什么字,厨房的嬷嬷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说道好玩的就会许诺以后带她去,最后还上加上一句妹妹你不要怕,长大了哥哥保护你。

瑾瑜能感受到这个身子的亲人都对她呵护备至,但当她稍微回过神思考,立马就能想起自己的爸妈,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不能自拔,她也就只能封闭自己的心,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瑾瑜快满两周岁之时,那日萧氏如往常般早早过来照看女儿,亲自给她喂完饭,抱着她在屋内来回走动着,却没有想到会毫无征兆地直直向前倒下,在倒下的瞬间下意识身体一侧,将她护在身前,紧紧按在胸口。

方妈妈搀扶不及,眼睁睁看着萧氏倒在了地上,丫鬟婆子见状也赶紧围了过来,想将瑾瑜抱出好将萧氏移到床上去,没想到萧氏昏迷着却依然抱着瑾瑜不撒手,试过各种方法却无济于事,下人们无法,只得将萧氏和瑾瑜一起挪到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郡王府的太医。

瑾瑜被萧氏搂的有点疼,却也没有挣扎,安静地伏在萧氏怀中,屋子里的丫鬟们惊慌失措,方妈妈声色俱厉的大声呵斥:“乱什么,再有吵嚷的,不用回禀,立马寻人牙子领了去。”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这份无声无息却加剧了众人的恐惧,只是碍于方妈妈的话勉力忍耐下来。

瑾瑜一边耳朵贴在萧氏的怀里,“咚咚咚”的快速心跳声不断侵袭着她的耳膜,好似顺着血管一路奔腾流入心脏,同一个频率“咚咚咚”不停地敲响,共振式的声音越老越大,瑾瑜不由抬起了头,趴在萧氏身上向上望去。萧氏紧闭着双眼,嘴巴却还在无意识的微小煽动着。

耳边好像能听到模糊不清,时有时无的呓语,仔细辨认应该是“不怕”“儿不怕”之类的。

她呆呆地一动不动紧盯着萧氏,大颗大颗的汗水不停从萧氏光华的额头渗出,滑落在身下的锦缎布料中。方妈妈拿着帕子轻轻擦拭着,又不时回头焦急询问大夫来了没有。

刚才萧氏在摔倒时还会出自本能的护住她,让她想起12岁时,面对呼啸而来的摩托车,妈妈不假思索地将她推开,摔倒在地后却一叠声地问自己有没有事,甚至没有感觉自己骨折了,这件事瑾瑜一直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就是母爱,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

瑾瑜大大睁着眼睛,眼前的萧氏仿佛和那个给了她二十多年无私温暖的却再也见不到的女人重合在了一起,她们一样给了她生命,一样无条件的爱她宠她,呵护她成长。

瑾瑜眼前模糊了,她怎么能放任自己的悲伤而去伤害世界上最爱她的那个人,她望断天涯路也无法回到妈妈的身边,她恨,她怨,但她却忘记了这个世界里也有一个女人可以为她付出一切。她又怎么忍心一次次地毁灭她的希望,无视她的辛酸。

大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不吝赐教,衷心感谢看文的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