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笑说闲时事(2 / 2)

加入书签

贾母不说这话还罢,一说起来,贾政便红了眼,只恶狠狠的瞪着王夫人,吐出一口唾沫来,冷笑道:“有话好好说,我还有什么话儿好说。借着我的名儿,包揽官讼,好威风好排场。今儿若不是人家找到了我,说着什么互相关照,我还不知她做下的事体呢,天底下竟有这样不知本分的妇人,我上辈子究竟作了什么孽才娶了这样的人进门,今儿我要休了她出去不说,连着大门外的门槛都得烧了重新换了去,省的玷污了我们贾府的门风。”

听了贾政这话,又见得贾政这暴跳如雷的摸样,便是贾母再怎么喜欢宝玉和贾珠,也不由得对王夫人动了怒,只冲着王夫人道:“好,好,你果然是个能耐的,一时半刻不兴风作浪,便心头不自在,非要折腾得满府不安,你才痛快,你说说,你到底起的是什么心?罢了,我也懒得问你,只命了人请了王家两位老爷过来,慢慢分说,该怎么样便怎么样。”

听得贾母这话,王夫人顿时急了,只冲着贾母哭道:“老太太,我也不是有意的,着实是家里面没了进项,我为着这府里上上下下的吃穿发愁,一时糊涂,才做下这样的事儿来……我知道错了,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敢了。”

见贾政铁青着脸儿,拿起茶盏又要砸过来,王夫人唬得抖了抖,忙跪行过去,抱着贾母的大腿,又放声大哭道:“老太太明鉴啊,这府里头的事儿,你也不是知道,今儿老爷请客吃酒花销几十两银子,明儿大老爷买字画古董又是几百两银子,还有亲戚世交的礼儿,哪天没个花销去。家里的进项就那么一点,着实不够用度,库里虽有存银,可元春出嫁,珠儿娶亲,哪样不是大笔的支出,若不留着些,日后又该怎么办,我也是没法子了,才出下策啊。”

这里头闹成一团,外头的丫鬟婆子也议论纷纷着。

去年贾琏的奶娘赵嬷嬷介绍进府的周媳妇,如今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管事了,今日正理着换季的衣裳,忽见着赵嬷嬷喜气洋洋的进了府来,只拍手叫好道:“今儿可大快人心了,真真是不是不报,时候不报啊。”

周媳妇抬眼笑了笑,只问着赵嬷嬷道:“嬷嬷可是遇着什么喜事了,这般高兴儿?”

赵嬷嬷闻言,一张老脸笑成一朵花似的,只朝着那周媳妇咂舌道:“你竟不知道,二太太这会子定要栽了,老婆子我早看着他们那伙子人不顺眼了,往日还道着是底下不争气,二太太不知情罢了。倒没想着,这根子竟在主子头上,怪道着人家常说着上梁不正下梁歪呢,今儿也算见着什么是佛口蛇心了!”

听着赵嬷嬷这么一说,那周媳妇也奇了,只问着赵嬷嬷道:“可不知出了什么事儿,这府里不是人人都说二太太是好人么,怎么成了佛口蛇心了?”

赵嬷嬷闻言,忙笑着分说道:“倒不怪你不知道,便是我老婆子这样活了几十岁的人,也被二太太给蒙了过去。你是不知道,今儿府里都传遍了,二太太为了搂银子,竟是使唤人借着二老爷的名头,作起了包揽官司的事儿,结果那办事的官儿回京述职,借着这交情,同二老爷叙起旧来,可把二老爷给气得不轻,如今正要休了二太太回娘家去。我还听着旁人说,二太太还作了很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只是往日没凭没据,二太太又得老太太欢心,旁的人也不过抱怨几句便完了。”

说着,赵嬷嬷又看着那周媳妇,压低了嗓子悄声道:“不瞒你说,我心头也有些生疑,前儿那霉米的事儿,虽说查出来与二太太无关,可出事的都是她身边的人,谁也说不清,她到底是真没插手还是让身边的人担了责去。”

这话还未完,外头便有小丫头囔囔起来了,只喊道:“赵嬷嬷,赵嬷嬷,王嫂子找你过去呢。”

赵嬷嬷忙应了一声,又对着周媳妇说道:“我先过去了。对了,险些把正事给忘了,今晚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在家办酒,你们也过来吃两杯,陪老婆子我热闹热闹。”

周媳妇听得赵嬷嬷这话,忙不迭的应下了,又笑着送了赵嬷嬷出去,方回来翻了翻那些做好的衣裳,脸上的笑容不觉冷了下去。

过了一会,周媳妇叠好了衣裳,用匣子装好,捧着匣子便往园子里去了,才走到了角门前,便见着贾珠打外头回来了。周媳妇忙上前行了礼,又笑说道:“珠大爷怎么在这儿,快去劝劝二老爷罢?”

贾珠满头雾水,不知缘由,只忙问道:“这位嫂子,可不知府里出了什么事儿,要我劝什么?”

周媳妇打量了贾珠一眼,只笑了笑,略带了几分惊讶道:“珠大爷竟不知道,二太太在外头包揽官司的事发了,二老爷正要休了二太太回娘家去呢。要我说,二太太不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可都是大爷的母亲,大爷合该去劝劝二老爷,该偏心还是要偏些心。世上哪有什么公道可讲的。再说着,二太太就是杀了人放了火,大爷也得替她瞒着,否则岂不是不孝顺了。”

贾珠听得周媳妇这话,心头一股郁气骤时冒了出来,当下也顾不得与这周媳妇细说,只忙不迭的往贾政院子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