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二十章 势如破竹(2 / 2)

加入书签

后半夜,雨停了,冷风一吹,赵弘殷等人甲胄上的冰霜越积越厚。

谁说梅花没有泪,只是冰雪还未寒透梅花蕊。当一支支梅花花蕊,全都冻成冰嘎达的时候。

城外的这些后周兵将,胡子眉毛全都结成霜冻在了脸上,除了胸口和嘴巴有点热气,证明还是个大活人,全都变成冰雕泥塑一样的了。

一直到天亮,赵弘殷等人才得以进入滁州城。

赵匡胤过来叩头请罪,赵弘殷连连打着喷嚏,话都讲不出来了。一夜的雨打风吹,他受了严重的风寒,病倒了。

赵匡胤马上安排军医为父亲及其属下进行诊治。

赵弘殷的病,从开始发高烧,到引起各种并发症,咳嗽不断。按照大夫的说法就是年纪大了,又受了严重的风寒,需要慢慢调理。

决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跟赵匡胤绑在一起的赵普,完全把赵弘殷当成自己的亲爹侍奉,熬药喂药,朝夕寸步不离赵弘殷。

大家都姓赵,赵弘殷也以宗族的情份来对待赵普,心里面早把赵普当成了自己的干儿子。

赵匡胤一有空就来看望老爹,熟读《论语》,认为“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的赵普,慢慢的和赵匡胤开始无话不谈。

◆爱上读书

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

赵普经常引经据典,让赵匡胤好生钦佩。

赵匡胤特别欣赏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关老爷行军打仗,经常夜读春秋。看来自己也要抽空多读点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人学什么人。

每次打完仗,赵匡胤就派人把那些收缴的经典史籍,送到自己军帐,捧卷夜读,渐渐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一个武将爱上了读书,只会让他变得更强大,强大到让他的对手不寒而栗。

一次,赵匡胤跟着柴荣打下淮南,有人向柴荣告密,说赵匡胤私藏了好几车宝贝,没有上缴。

柴荣一听就火了,亲自前去查验,他命人打开箱子,一检查,发现里面都是书籍古典,有数千卷之多。

世宗道:“你是武将,应该把心思花在坚甲利兵上,带着这么多书干什么?”

赵匡胤回禀道:“臣承蒙陛下用为将帅,领兵打仗,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弄来这些书随时观看,就是为了学点知识,涨点智慧,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多打胜仗啊。”

听了赵匡胤的回答,世宗开始越发欣赏自己这个二弟了。

◆六合设伏

在南唐,赵匡胤威名日盛,每当他出现在两军阵前,必定用精美的辂马绳带装饰坐骑,铠甲兵器锃亮耀眼。

有人提醒说:“你这样装扮,很容易被敌人给认出来的。”

赵匡胤道:“我的用意就是想让敌人认识我!”

两个多月的鏖战,南唐五万余生力军几乎被周军全歼。

南唐中主李璟心惊胆颤,连忙派出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请和,愿奉周世宗柴荣为兄,请求休战讲和,每年贡献货物财宝来襄助军费。

柴荣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他知道这是李璟的缓兵之计,当即扣押了使者,派大将韩令坤攻下南唐的经济贸易中心扬州,直接掐断了南唐水路援兵北上的通道。

生命通道断了,李璟当然急了,立即派出军队来夺扬州,同时派人带着有书信的蜡丸去向契丹求救,静安军使何继筠截获南唐的密信蜡丸,献给柴荣。

韩令坤得到消息,怕守不住扬州,向柴荣打报告,请求退兵自保。

到嘴的肥肉轻易就这么失去呢?

柴荣果断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阻击唐军。

赵匡胤告知韩令坤,让他守护好扬州城,“扬州守兵有敢跑到六合的,我砍断他们的脚。”

口袋阵,打伏击,是赵匡胤一贯使用的经典战法。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一到六合,赵匡胤就开始排兵布阵。

命令牙将张琼带兵一千,连夜出城,绕到长江口,埋伏起来,遇到唐兵败退时,乘势截杀,张琼领命而去。

其余兵将就在六合东面设下埋伏。

南唐齐王李景达、监军使陈觉率兵两万渡过长江,自瓜步(今南京六合南)北上,大军在六合城外三十里扎营,观望不进。

很快,李景达有些沉不住气了,自恃兵多将广,命分成两翼向周军杀来。

金鼓齐鸣,喧声震天。赵匡胤挥师奋力拚杀,将李景达马前的大纛旗砍倒了。

唐兵见中军大旗倒下,顿时惊慌失措,唐军阵势大乱。

赵匡胤挥舞着大棍,直取李景达。

李景达大惊,拨马就往后跑,唐军见主帅逃走,顿时无心恋战,也跟着往后逃,兵败如山倒,一溃几十里。

赵匡胤带领众将,一路追杀,直到江边。

只听一声炮响,张琼率领伏兵杀将出来。唐将岑楼景迎上张琼,大战起来。

齐王李景达在亲兵的护卫下,逃到江边,寻了一条小船,逃出生天。

可怜数万唐军,被赵匡胤大军在江口杀得片甲不留,慌乱之中,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坐上船逃走者寥寥无几,除了战死的,全都做了后周军的俘虏。

六合一战,后周大胜,斩杀唐军一万多人。

到了四月初,后周军已经攻陷了南唐在江北的滁(今安徽滁县)、扬(今江苏扬州)、泰(今江苏泰州)、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潜山)等州。

南唐在淮河一线的寿、濠、泗、楚四州也被孤立起来,成为南唐的飞地。

此时,江淮一带,雨季来临,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淮河水位暴涨,后周诸军补给供应顿显困难。不得已,柴荣只能留下少量军队兵维持局面,自率主力返回京师。

柴荣返回汴京后,诏令赵匡胤父子回朝。

赵匡胤闻命,由六合撤兵到滁州。虽然有赵普精心服侍,赵弘殷身体还是没有完全康复。只能在车轿上躺着,跟随赵匡胤一同班师回京。

首征南唐,后周大获全胜。

赵匡胤因功升为殿前都指挥使、严州节度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

柴荣信誓旦旦地号令众将,梅雨过后,大周要继续出兵南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