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美育(2 / 2)

加入书签

1917年7月,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胡佩衡等都是初创时期的导师。

这个名师云集的美术社团组织,在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道路上影响深远。

后来的美术大家李苦禅,就是在这里遇到徐悲鸿,并得到了艺术的入门教育。依旧是这些老师,依旧是在蔡元培的倡导下,一年后共同成立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如今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

由于蔡元培的发起与鼓励,1918年在北大成立了音乐研究会,聘请著名音乐家萧友梅为导师。1922年成立北大的音乐传习所,宗旨是培养音乐人才,国乐专家刘天华是音乐传习所的导师之一。传习所师生经常举行音乐会,并出版《音乐》月刊。

文学艺术社团、文学研究会、书法研究社等也纷纷成立。

后来,张竞生还发起成立了审美学社,出版审美丛书。

这种由蔡元培倡导在讲堂之外展开美育的活动方式,成了北大的一个传统。

在很长的时间里,进入北大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这种课外的艺术氛围。国乐社、交响乐鉴赏会、文学社、新诗社、戏剧社等一到下午社会活动时间,就各自活跃起来。

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又成立了由王朝闻、宗白华任指导的文艺美学研究会,公开出版《文艺美学》论丛。这要归功于蔡元培美育精神的鼓舞。

正如梁漱溟在40年代所作《纪念蔡元培先生》一文所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全国,收果于后世。”

蔡元培的美育精神影响之大,乃这种缘由。

对于美育方面的人才,蔡元培更是格外爱惜。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无一例外均得助于蔡元培的提携。

他在法国就慧眼识人,不遗余力帮助林风眠,资助其生活。1928年更是不拘一格任命,28岁的林风眠为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造就中国最年轻的一位大学校长。

23岁的徐悲鸿因时局动荡无法完成赴法的行程,滞留北京,也被求贤若渴的蔡元培请到北大,成为外国画部的导师。

民国著名女画家、蔡元培最疼爱的女儿蔡威廉也任教于国立艺术院。

教务长林文铮娶了蔡威廉后,蔡元培对女婿说:“你不要从政做官,把一生精力投放在艺术事业中去,就在这里干一辈子,帮助林风眠把学校办好,他一个人是很难办下去的。”

雕塑家刘开渠原本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毕业生,在大学院当抄写员。他对蔡元培说自己想出国学雕塑。1928年蔡元培就将他以“驻外著作员”身份派往巴黎,月薪80元。

他在巴黎国立美院学业有成时,蔡元培又适时来信:“国内的雕塑事业需要人才”。他的召唤让刘开渠1933年归国,后成为新中国雕塑的奠基者。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说:蔡元培“在学术上也支持了无数的人,功德无量”。这位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开拓者,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社会正在变革的时期,蔡元培推动了美育极大的发展,他是做这个事情,效果最大的一个个人”。

随着美育实践的逐步推进,蔡元培越来越意识到,美育决不限于艺术教育。

他对美学、美育、美术三者作了区别。提出了美育不同于美术(广义的美术,包括了所有艺术),范围不同,作用也不同。艺术里包含了真、善、美,文学的道德功利更为明显。美育则在怡性悦情,陶冶感情,培养美的精神,塑造纯洁的人格,但美育的范围却要比艺术教育广泛得多。

美育的工具,离不开美的对象,而美的对象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以,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

针对当时文化教育界普遍把美育和美术混为一谈的这种倾向,他特别地指出:“有的人常把美育和美术混在一起。自然,美育和美术是有关系的,但这两者范围不同。”不同在那里呢?“美育的范围要比美术大得多,包括一切音乐、文学、戏院、电影、公园,小小园林的布置,繁华的都市(例如上海),幽静的乡村(例如龙华)等等,此外,如个人的举动(例如六朝人的尚清谈),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山水的利用,以及其他种种的社会现状,都是美育。”

这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种现象,从社会上的人文现象,精神现象,一直到自然现象,都可能成为美的对象。美育可以运用这些美的对象,作为美育的手段,因而美育的范围无比广泛。

北大在蔡元培的推动下,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显著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