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夜 鸟类(一)(1 / 2)

加入书签

基于聪明的鸟类能够创新这一理念,勒菲弗发明了一种智力测量的方法。在巴巴多斯牛雀生活的地方,巴巴多斯牛雀和那些设法吃到乳脂的山雀一样,会尝试一些新的事情。稍微笨一点的鸟类,则会遵循原有的模式,很少有创新、探索或尝试新事物的行为。

在这座岛上,还有一种和巴巴多斯牛雀长得很像的近亲鸟类——黑脸草雀。这种鸟正好和巴巴多斯牛雀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两种鸟在后院里都很常见,并且彼此在许多方面都很相像,除了智力水平。巴巴多斯牛雀能很快地学习新事物,而黑脸草雀则迟钝得多。

通过对比两种庭院鸟类,勒菲弗得以观察鸟类心智的本质。“这两种鸟的基因几乎一模一样,源自同样的祖先,而且可能在两三百万年前才开始分化。”勒菲弗解释,“它们居住的环境相同,都有地域性并且有着同样的社会制度。”唯一的差异是巴巴多斯牛雀很聪明,天不怕、地不怕,而且很会投机取巧;黑脸草雀则非常怯懦、保守,几乎什么都怕。

我们或许可以从巴巴多斯牛雀的演化过程看出其中的端倪。当这种鸟来到巴巴多斯岛上时,就开始和色彩鲜艳的小安德牛雀分家了。后者的雄鸟和雌鸟颜色不同。雌鸟是很不起眼的褐色,雄鸟则有漂亮的黑色羽毛和鲜红的喉部,这是性选择的结果。

但巴巴多斯牛雀则是两性同型,雄鸟和雌鸟都是不起眼的褐色。巴巴多斯牛雀在羽色上产生变化,有可能是因为雌鸟在意的并不是羽毛。或许它们喜欢的是那些能够找到新的食物来源——例如糖包的雄鸟。

有好几只黑脸草雀在距我们约27米的草地上寻找可吃的种子。不远处的几棵树上有几只其他鸟类。勒菲弗丢出一把鸟食后便蹲在草丛里不动。最先注意到那些鸟食的是辉拟八哥。不到半分钟,它们就叫着聚成一团,叫声又把更多的辉拟八哥、巴巴多斯牛雀吸引过来。但那些黑脸草雀却不为所动,只是一个劲地低头查看草地。

由于黑脸草雀实在太无趣了,过去15年来勒菲弗一直无视它们的存在,但现在这种鸟和巴巴多斯牛雀形成了完美的实验对照组,因为二者的基因非常接近。

“黑脸草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勒菲弗很好奇,“它的祖先基因型和巴巴多斯牛雀相同,生存环境也相同,是什么因素导致二者对食物的态度迥然相异?”为什么一种鸟会比另外一种鸟大胆、聪明、机灵?

“有研究表明,取食生态不同的物种,学习能力和大脑结构也不相同。”勒菲弗表示。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光是捕捉那些黑脸草雀就很费劲。勒菲弗曾经尝试用走入式陷阱捕捉巴巴多斯牛雀,但他在这里工作的25年间,从没有用这种陷阱捕捉到黑脸草雀,因为它们的警惕性实在是太高了。

于是勒菲弗的研究团队便架设雾网来捕捉实验对象。“关键在于要找到黑脸草雀愿意做的事情。”勒菲弗表示,“它们很容易受到惊吓,因此只要实验的装置看起来稍微有一点奇怪,它们就不会参与其中。”

勒菲弗手下的研究生利?耶罗已经在野外测量出两种鸟开始吃一杯种子的速度。巴巴多斯牛雀大约5秒钟就能发现新的食物来源,但黑脸草雀却要花5天的时间。“对它们来说,一个装满种子的酸奶杯实在太奇怪了。”卡耶罗表示。在做认知实验时,卡耶罗为这两种鸟提供了一个它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一个透明的小圆筒,里面装着食物,圆筒上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盖子。

她的目的在于测量实验对象要多久才会靠近容器,触碰它,并将盖子弹开,吃里面的种子。她发现这些鸟的表现各不相同,即使同样是巴巴多斯牛雀,每一只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其中一只巴巴多斯牛雀在鸟舍四周飞了好几分钟,又像蝙蝠一样在最低的枝头倒挂着身子,之后又过了好几分钟,才靠近那个圆筒,并将盖子打开。整个过程总共用时8分钟。第二只鸟则直接飞到圆筒处,并且几乎立刻便打开了圆筒。“好孩子!”卡耶罗说,这只鸟只花了7秒钟。

可见,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也会有巨大的差异,人类也一样。

在卡耶罗观察的30只巴巴多斯牛雀中,有24只很快就完成了去除障碍的任务,但另外15只黑脸草雀,却没有一只靠近那个圆筒。事实上,受试的鸟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不断试错、反复摸索的情况,而这是一种较为低阶的认知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