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夜 量子理论之天才想象(1 / 2)

加入书签

但丁的三维球面只是个在梦中的直觉,爱因斯坦的三维球面有数学形式,并遵循理论方程,二者的作用不同。但丁深深地打动我们,触及我们感情的源头。爱因斯坦开辟了通向宇宙未解之谜的道路。但二者都堪称人类头脑所能达到的最美妙、最有意义的成就。

让我们回到1917年,爱因斯坦正试着把三维球面的想法放进方程里,他在这儿遇到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变的,但他的方程告诉他不可能如此。这理解起来并不难,万物相互吸引,因此对有限宇宙而言不坍缩的唯一方式就是膨胀:就如不让足球落地的唯一办法就是往上踢。要么上升,要么下落——不可能待在空中不动。但爱因斯坦并不相信他自己的方程告诉他的东西。他甚至犯了个物理上的愚蠢错误(他没有意识到他在寻找的解答是不稳定的),只是为了避免承认其理论的预言:宇宙要么在收缩,要么在膨胀。

他修改了方程,试图避免膨胀的含义,正因如此他把Λgab这一项加入了上面的方程里。但这也是个错误,加进来的项是正确的,却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方程预言宇宙必然在膨胀。爱因斯坦缺少足够的勇气去相信他自己的方程。几年以后,爱因斯坦不得不放弃。

天文学家认识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宇宙就如方程预言的那样在膨胀。一百四十亿年前,宇宙被压缩为一个极其炙热的点,在一次巨大的“宇宙”爆炸中它由此膨胀。在这儿“宇宙”一词并不是修辞上的用法,而是真真切切的宇宙爆炸。这就是“大爆炸”。

如今我们知道膨胀真实存在。爱因斯坦方程所预见的情景的确切证据出现在1964年,两名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Wilson)意外地发现,弥漫在宇宙中的辐射正是早期宇宙巨大热量的残留物。理论再次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使是其最不可思议的预言。

自从我们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个陀螺一样疯狂旋转,我们领悟到实在并不是它看起来的那样:每次我们瞥见一个新的面向,就有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又一层幕布滑落。但爱因斯坦完成的飞跃是前所未有的:时空就是场;世界只由场和粒子构成;空间与时间并不是有别于自然的其他东西,它们也是场。

广义相对论是一块坚实的宝石,它由爱因斯坦一人综合过往的理论构思而成,是关于引力、空间和时间简洁而自洽的理论。

量子力学,或者说量子理论,与之相反,是经过四分之一世纪漫长的酝酿,由许多科学家做出贡献、进行实验才最终形成的;量子力学在实验上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功,带来了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例如我正用于写作的电脑);但即使它已经诞生了一个多世纪,还仍然因其晦涩难懂而不被大众理解。

本章会阐述这门奇特的物理学理论,讲述理论的形成以及它所揭示的实在的三个面向:分立性、不确定性与关联性。

又是爱因斯坦准确地说,量子力学诞生于1900年,但实际上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缜密思考才得来的。1900年,马克思·普朗克(MaxPlanck)尝试计算热平衡态的箱子中电磁波的数量。为了得到能重现实验结果的公式,他最终使用了一个看似没有多大意义的小技巧:他假设电场的能量是以“量子”分配的,也就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能量。他假定每包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也就是颜色),对于频率为ν的波,每个量子或者说每个波包的能量为:

E=hν这个公式就是量子力学的起点;h是个新的常数,今天我们称之为普朗克常数,它决定了频率为ν的辐射每包有多少能量。常数h决定了一切量子现象的尺度。能量是一包一包的这一观点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截然不同,人们认为能量会以连续的方式变化,把能量看作一份一份的毫无道理。

例如,钟摆的能量决定了它摆动的幅度,钟摆只以特定的振幅振动而不以其他振幅振动,这看起来毫无理由。对马克思·普朗克来说,把能量看作有限大小的波包只是个奇怪的技巧,碰巧对计算有用——也就是可以重现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至于原因他却完全不明所以。

五年以后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又是他——理解了普朗克的能量包实际上真的存在。这是他在1905年寄给《物理学年鉴》的三篇文章中第三篇的主题,这是量子理论真正的诞生之日。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论证说光确实是由小的颗粒,即光的粒子组成的。他考察了一个已经被观测过的现象:光电效应。有些物质在被光照射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也就是说,有光照射时它们会发射出电子。

例如,如今我们会在门上的光电感应器中用到这些物质,我们靠近时,传感器会检测是否有光。这并不奇怪,因为光具有能量(比如它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它的能量使电子从原子里“跳出去”,是它推了电子一把。但有一点很奇怪:如果光的强度很小,也就是光很微弱,那么现象不会发生;如果光的强度够大,也就是光很亮,那么现象就会出现。这听起来合情合理吧?可事实并非如此。

观测结果是,只有当光的频率很高时,现象才会出现,如果频率很低就不会。也就是说,现象是否发生取决于光的颜色(频率)而非其强度(能量)。用通常的物理学无法解释这一点。

爱因斯坦使用了普朗克的能量包的概念,其中能量大小取决于频率,他还意识到如果这些能量包真实存在,就可以对现象做出解释。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想象光以能量微粒的形式出现,如果击中电子的单一微粒具有很大能量,电子就会被推出原子。根据普朗克的假说,如果每个微粒的能量由频率决定,那么只有频率足够高时现象才会出现,也就是说,需要单个微粒的能量足够大,而不是总能量。

就像下冰雹的时候,你的车是否会被砸出凹痕不取决于冰雹的总量,而是由单个冰雹的大小决定的。也许会有很多冰雹,但如果所有冰雹都很小,也不会对车造成什么损坏。同样,即使光很强——实际上是有很多光包——可是单个光微粒太小,也就是光的频率太低的话,电子也不会从原子中被激发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何是颜色而非强度决定了光电效应是否会发生。经过这样的简单推理,爱因斯坦赢得了诺贝尔奖。

只要有人想通了这点,其他人再理解起来就不难了,难的是第一个想通这点的人。今天我们把这些能量包称为“光子”,得名于光的希腊文φωζ。光子是光的微粒,光的量子。爱因斯坦在文章中写道: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假设光的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有关黑体辐射,荧光,紫外线产生阴极射线,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

根据这个假设,从点光源发射出的一束光线的能量,并不会在越来越广的空间中连续分布,而是由有限数目的“能量量子”组成,它们在空间中点状分布,作为能量发射和吸收的最小单元,能量量子不可再分。这些简洁明了的语句标志着量子力学真正的诞生。

注意开头的“在我看来”,这让人回想起法拉第或牛顿的犹豫不决,以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前几页的不确定。真正的天才清楚他所迈出的这一步之重要,所以总是会犹豫……

爱因斯坦在1905年完成的关于布朗运动的工作(第一章中讨论的)和光量子的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首先,爱因斯坦找到了原子假说的实例,也就是物质的分立结构。

其次,他把这一假说运用到光学:光一定也存在分立结构。起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由光子组成的观念被他的同事视为年轻人的任性。人人都称赞他的相对论,但认为光子的概念十分古怪。彼时科学家才刚被说服光是电磁场中的波,它怎么可能是由微粒构成的呢?在一封写给德国**的信中,当时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们推荐爱因斯坦,认为他应该在柏林获得教授席位。信中写道,这个年轻人极其睿智,即使他犯了点错误,比如光子的概念,也“可以被原谅”。

几年以后,还是这些同事为他颁发了诺贝尔奖,恰恰是因为他们理解了光子的存在。光照在物体表面就像是非常小的冰雹一样。要理解光如何可以同时是电磁波和一群光子,需要建构全部量子力学。但这个理论的第一块基石已然奠定:在一切物体,包括光之中,存在着基本的分立性。

尼尔斯、维尔纳与保罗如果普朗克是量子理论的生父的话,爱因斯坦就是给予它生命与滋养的人。但就像小孩一样,量子理论后来走上了自己的道路,爱因斯坦也不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理论。在20世纪的前二十年,是尼尔斯·玻尔(DaneNielsBohr)引领了理论的发展。玻尔研究了在世纪之交时人们开始探索的原子结构。实验表明,原子就像个小型太阳系:质量都集中在中心很重的原子核上,很轻的电子环绕它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转。然而这个模型却无法解释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物质是有颜色的。

盐是白色的,胡椒是黑色的,辣椒是红色的,为什么呢?研究原子发射的光,很明显物质都有特定的颜色。由于颜色是光的频率,光由物质以特定的频率发射。描绘特定物质频率的集合被称为这种物质的“光谱”,光谱就是不同颜色光线的集合,其中特定物质发出的光会被分解(比如被棱镜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