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夜 压力与肠道(1 / 2)

加入书签

压力、抑郁和容易受刺激的肠道

并不是肚子里发生的每件事情肠道都会上报给大脑。

像是今天吃的饭里有颗没嚼烂的豌豆,这种屁大的事儿是不会动用迷走神经这条领导专线的,肠道自己就解决了,别忘了它也有个自己的大脑——肠脑。只有肠脑认为重要的事儿,必须汇报给大脑不可了,这时候大脑才会进来插手。

而大脑也不会马上把每一条信息都传达给主观意识。如果迷走神经想把信息上传到大脑中那些超级重要的核心区域,就得先通过门卫这一关。

这个门卫就是丘脑。比方说,眼睛反复告诉了丘脑20次:卧室里挂着的一直是同一条窗帘。丘脑选择了把这条信息挡在门外,因为这对我们的知觉真的无关痛痒,所以即使看见了窗帘,我们也压根不会注意到窗帘,脑子压根就不会往窗帘上想。

但是假设眼睛汇报给丘脑,房间里换了新的窗帘,丘脑这次就会把这条信息放行,“新窗帘”这个想法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里。

像吞了一颗没嚼烂的豌豆这种事是既不可能通过肠道这关,也不可能通过大脑的门卫这关的,因为这件事太稀松平常了,但要是特殊事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当肠道发现这顿饭酒精含量出奇地高,通报就会被传达到大脑的“呕吐中枢”;当肚子胀气的时候,“疼痛中枢”就会被激活;当遭遇病原体的时候,“不舒服”的信号就会被传递给大脑。

这些刺激信号之所以都能够传递到大脑,是因为肠道自己把门的和给大脑看门的都认为这条信息极为重要。

当然这不仅限于负面的信息,也有好的信号,比如酒足饭饱后让我们坐在沙发上心满意足、昏昏欲睡的信号。其实肚子传上来的不少信号是会到达意识层面的,就是说我们会明确地感受到肚子传递的信息;但是另一些信号是在大脑的潜意识区域进行加工处理的,所以我们一般很难把它和肠道联想在一起。

如果肠子一直处于受刺激的状态,那可能会导致肠道到大脑的连线负担重重,这些在脑部扫描图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试验,他们在试验对象的肠子里放了一个小球,然后一边对小球充气一边扫描他们大脑活动的状态。没有肠道问题的人,扫描出来的脑图也很正常,从脑图上看不出任何明显的情绪变化。

而激燥性大肠症患者的脑图则能看到明显的异常,他们肠胃中的小球激活了大脑中控制负面情绪的区域,这同时也显示了,小球的刺激可以通过肠道和大脑的两道屏障。

因此虽然激燥性大肠症组和正常组的试验内容一样,但正常组没什么感觉,而激燥性大肠症组却心情不好。

激燥性大肠症患者常常会感觉肚子那里受压迫,或者一直咕噜咕噜响,而且容易拉肚子或者便秘。

不仅如此,和一般人相比,他们感到恐惧或沮丧的时候要频繁得多。像肠子里的小球那样类似的试验都说明,一旦肠道的屏障变弱,或者大脑对肠道的信息过分关注时,肠子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结果就是导致不舒适感和负面的情绪。

导致激燥性大肠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肠子里面持续有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或者是肠道菌群不够健康,再或者是某种食物不耐受(尤其是患者自己不知道,一直还在吃这种食物的情况下)。

激燥性大肠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从肠镜结果来看,患者的肠道内并没有明显的伤口,虽然最近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有的医生仍然会把激燥性大肠症患者误认为是患者自己多疑多虑臆想出来的结果。

如果不是激燥性大肠症而是其他的慢性肠道疾病,像克隆氏症或溃疡性结肠炎,在急性发作期的时候肠道里是有明显的伤口的。与激燥性大肠症不同,这些患者的不适感主要是由于大脑对应的区域不停地接收到来自肠道的信号,而这些信号主要来自他们受损的肠黏膜。虽然这些患者肠道和大脑间通路的屏障还是起作用的,但是他们中也有很高比例的人会有抑郁和恐惧的倾向。

目前世界上有几支非常优秀的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究如何强化肠道和大脑间的屏障。这项研究不仅对那些肠道疾病患者很有意义,它对普通人也有着重大意义。

肠道和大脑之间交流的信息中,压力很可能是它们之间最大的激燥信息。当大脑有棘手的问题时(比如时间紧迫或者愤怒),它需要借一些额外的能量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肠道就是它的首选对象。大脑会派出交感神经通知肠道,身体现在处于一个紧急状态,需要从它那里调用点能量,特事特办,必须无条件服从。肠道就会极为配合地削减消化用的能量,减少生产黏液,大幅降低肠胃系统的血液循环。

这种紧急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要是大脑一天到晚不停地给肠道下这种紧急命令的话,肠道即使有再好的脾气也会有受不了的一天,为了避免没完没了的“紧急状况”,肠道开始向大脑传输“不妙”的信号。

这时种种压力后遗症就出现了:筋疲力尽,没有胃口,浑身不舒服,或者拉肚子,等等。就像情绪波动引发的呕吐一样,这些后遗症的背后是肠道为了给大脑提供能量,而尽量减少需要消化的体积,从而节省下能量。

但是跟情绪性呕吐不同的是,情绪失控只是一时的,而压力可以是长期的,要是肠道长期这样牺牲自己自然会变得不健康。肠壁会由于血液供给不足和黏液保护膜减少而变得脆弱,这会导致栖居在肠壁里的免疫细胞们释放出大量的化学信息素,这又会导致肠脑变得越来越敏感,同时肠道自己的信息过滤屏障变得弱不禁风。

压力就意味着身体要透支一部分能量——千万注意不要透支太多,要知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此外,微生物学家还提出了一个理论:压力是不卫生的。

压力状态下肠道里可以存活下来的菌群和正常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压力可以改变肚子里的生态环境,可以在这种动荡的环境里完美适应、迅速繁衍的菌群,大多数时候都能把你的情绪胃口一起倒没了。别忘了造成这样糟糕的微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你自己,而最后你自己也成了肠道细菌的牺牲品。要想把环境再改善回来是需要花时间的,这就意味着即使过了压力爆发期,肠道依然可以持续性地败坏掉你的心情。

来自肚子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让人心有余悸的经历,让大脑学会在下次行动前先思考一番,比如下次是不是真的还打算当着全办公室人的面做演讲,比如下次是不是还打算一口气吃下那么多的红辣椒。

同样地,这个感觉也会在肠脑里储存下来,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肠脑会在潜意识里给出自己的意见,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直觉”吧。可惜这些都是负面的经验,要是生活中美好的经验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储存下来的话,那还真是应了一句谚语: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噢不,是肠子。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假说吸引了不同领域科学家研究论证,那就是肠子不仅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在我们下决定的时候参与一定的决策工作,甚至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日常的行为举止。

斯蒂芬·柯林斯(StephenCollins)的研究团队在这个领域绝对是先锋,他们用两组不同种群的小白鼠做了一个实验:这两个种群的小白鼠在先天行为模式上有很大差异,BALB/c型小鼠胆子小些也害羞一些,而NIH-SWISS型小鼠则胆子大也更热衷于探险。

研究人员先是给两种小鼠喂了三种抗生素的混合物,这些抗生素只作用于肠道,能消灭原先住在那里的各种菌群。

紧接着,科学家又给两组小鼠分别注入了对方鼠种身上典型的肠道菌群。有趣的事发生了。

在接下去的行为模式测试中,两组小鼠的表现完全颠倒了:BALB/c型小鼠变得勇敢起来,而NIH-SWISS型小鼠反倒变得畏首畏尾了。

这个试验证明,至少对于小鼠来说,肠道是可以影响到行为模式的。至于这个命题在人类身上是否依然成立还有待论证,因为我们目前对于人体的肠道菌群、肠脑以及肠道和大脑的连接通路知道得还太少。

虽然关于肠道的各方面专业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已经有的知识,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一点一滴地来改善健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