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夜 科学素养(1 / 2)

加入书签

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从整体角度认知,包括空间上的整体和时间上的整体,因为就目前人类科学认知水平,我们只能认知三维(或四维,空间和时间)。

科学认知不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更要严谨有据。关于科学素养对于社会发展和效能利用上也一样。

有几个相关问题先探讨下,一是人口数量(密度)大有优势吗?

我们常常以人口数量(密度)大自豪,认为人多力量大,人多能成事,人多不怕事,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时间和空间,比如一个封建时期高密度人口国家,又比如一个人工智能时期的高人口密度的国家,两者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任何事物都随时间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也一样。

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呈现让人惊讶的加速度,人类从利用火到使用电经历了上百万年时间,而从使用电到登陆月球只用了不到一百年。

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体制、宗教、文化等,变化越来越快。

优势的定义。

优势很简单,就是两个人或两个群体冲突,谁能赢。

我们总是尽量避免冲突,维护和平稳定,但事实上从辩证角度看,过于绝对化往往不符合客观规律,基因演化就是很好的例子,突变没有方向,适应当前环境才是王道。

而环境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淘汰机制(这是从广义角度看的,狭隘局部角度另当别论),只有竞争(最残酷的竞争就是战争)才能发展。

优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

探讨历史能帮助我们认知优势在冲突中如何作用,在科学技术低下时期,人类争斗的优势几乎全部来自群体数量,除了极个别原因,数量差异10倍以上胜负基本没有悬念。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群体数量渐渐失去了优势,也就是说,在两个群体冲突中,数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这在现代战争中比比皆是,存在科学压制的两个群体更是明显,除了战争,其他冲突领域也遵循这个法则。

例如近期中美贸易冲突,美国以核心技术压制我国科技产业(中兴),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ORDERACTIVATINGSUSPENDEDDENIALORDER),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由于科学压制,中兴最终不得已交付了巨额罚款才得以复产,即使你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5倍。

所以,人口数量已经不再具备绝对优势。

二是就目前发展阶段看,如何评价个体和群体优势?

群体优势并不是个体优势简单求和,但确实来自于个体优势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个体优势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极个别的几个科学家发现或发明,就能对整个人类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这与基因突变完全一致。

个体优势的评价呈现多维性却能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好比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的其他运动指标也普遍高于常人。

群体优势却不好量化,一是个体繁多,二是维度不同。

有没有指标简化又不失客观地量化群体优势呢?

从剃刀原理我们知道,最直接最有效的往往就是本质。

“科学素养水平”由此而生,科学素养这个指标代表个体科学认知客观世界的综合能力,它不仅仅影响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影响整个群体未来发展。

群体或国家间的冲突,是多维优势的综合较量,而不再是远古祖先只用刀斧的对决。

对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学素养可以作为优势的综合评价指标,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素质水平高低才是最主要的竞争指标。

这是由科学水平级差逐渐拉大造成的,放在远古时代,因为不存在科学水平级差,或是级差不能造成压制,人口数量成为了决定性指标。

中国科协公布了我国最新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提高了近2.3%,其中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科学素质差距正在减少。

我国已经意识到个体科学素养水平对于今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但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况且作为一个具备科学认知的人都会对这样的统计结果表示怀疑,在短短8年时间,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就从2010年的3.27%提高近3倍,平均每年提高0.75%,作为一个进入老龄化国家,你相信吗?即使2010年的3.27%我也持怀疑态度。

以打假著称的***先生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五年前的调查结果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先进国家九十年代的水平。短短五年就能有这么大的改善,是很让人值得怀疑的,让人怀疑这样的调查结果更像是为了表明科普的政绩。科普工作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的,怎么可能5年后就有如此戏剧性的改变?如果中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已经达到了6%,中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实际结果可能比这低得多,如果有百分之一的中国公民具有科学素养,就很不错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成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优秀的部分,但是科学、理性不在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