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夜 灭绝者(2 / 2)

加入书签

例如工业废水对海洋甚至人类饮用水域造成污染,灭绝了大量水体生物,工业废气产生空气污染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更是威胁了人类自身生存,加上肆意倾倒核废料、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愚蠢行为,足以说明人类并不象他们自己认为的那么聪明。

现代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后果与自杀没有差别,但这种认知有点晚了,现代人类生存环境除了大量人造设施和物品外,已经无法与智人时期相比了。

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吃的食物都无法摆脱污染的厄运,我们大量的个体生存在人造的环境中,被大量钢筋混凝土包围,每天接触的除了车辆、猫狗、单一的花草外,就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网络、广播、影视等人造事物)。

我们生存模式已经将我们自己封固,我们的生存认知也由原来的多元化变得越来越单一,金钱和权力的腐臭,完全遮盖了采集者多样利益选择,这与养殖的家禽家畜有什么区别?

我们大力宣传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只是站在我们自身角度的自私遮羞布,这些“价值”对其他物种意味着灾难。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也认知到人类也可能通过其他物种对环境产生破坏。

大理石纹螯虾是美国起源,天生自带“螯虾瘟疫”真菌(龙虾瘟疫真菌,Aphanomycesastaci,欧洲的鳌虾感染之后几个星期就会死去)。这种真菌美国小龙虾倒是比较适应,可欧洲小龙虾不适应。一百多年前从美洲传到欧洲,差点灭了欧洲的本土小龙虾。

科学家本来是把这货定为龙纹螯虾里的孤雌生殖特型,不过后来把这货跟公龙纹螯虾放一起,发现二者能交配,最长的交配了一个多小时,可惜干打雷不下雨,再怎么交配,生出来的后代还是100%纯的大理石纹螯虾,说明大理石纹螯虾跟龙纹螯虾无法产生任何后代。

后来通过基因测序才破解了这货的来源--龙纹螯虾的三倍体,AA'B基因型。三组染色体里有2组(A与A')几乎完全一样,另一组(B)则有大量基因差异。研究发现,这货出现的时间不长于30年。大理石纹螯虾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实在太接近了,这意味着这个物种出现的时间太短,以至于来不及产生多少碱基突变。

二十几年前,两只不同产地的美国龙纹螯虾A与B在德国某个宠物店的水族箱里相遇,产下了爱情结晶。A的不知是卵细胞还是精细胞出错,不慎多保留了一组染色体,于是AB结合后就诞生了一只AA'B三倍体螯虾(这只是一种猜测,也可能是生物实验室的产品,是人类好奇或是任性的产物)。

产地不同导致A与B的基因差异较大,于是这只三倍体螯虾生来自带杂种优势,个大能生,适应各种环境,还具备了孤雌繁殖功能。于是这只三倍体螯虾在这个水族箱里一只变成几百只,再到很多个水族箱里一只变成几百只,然后被人类随手一丢,进军野外继续一只变成几百只……短短二十几年,欧亚非的溪河湖泊里,处处都是当年那只虾的“克隆虾”。

一般来说,自我复制是一种短期特别有效、但长期不那么看好的演化策略。

优点在于省下了谈情说爱有性生殖浪费的能量,缺点一是缺少基因多样性,容易被疾病或寄生虫一扫而空;二是有害突变可能会不断累积,直致积重难返,所谓“穆勒棘轮效应(Muller'sratchet)”。

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自我复制的物种一直繁荣兴旺,比如被称为“演化丑闻”的蛭形轮虫,就这么孤雌生殖自我复制了几百万年。

现在大理石纹螯虾在马达加斯加已经泛滥成灾,当地的穷人有时会吃这种螯虾,作为一种廉价蛋白质。然而,这种螯虾依然被列为“低经济价值”。这种螯虾会吃小鱼,导致鱼类数量下降;在稻田里,它们会啃食水稻,导致稻谷产量下降。

在马达加斯加,从2007~2017年,十年里大理石螯虾的栖息地范围增加了100倍,从1000平方千米变成10万平方千米,现在“虾口”数以百万计,已经威胁到7种马达加斯加的本土野生螯虾。这种动物能复制自身,能大量增殖,能迅速扩散,完全是癌细胞翻版。

自私的盲目性最终会埋葬人类,进化机制从来都不会失效,如果人类不能很好的控制这种盲目,更加理性和有序的物种将会代替他们,成为新的统治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