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夜 文字的本质(一)(2 / 2)

加入书签

人类基因编码终会实现,同样,人类与地外文明接触也必然会发生,站在人类角度,可能这是条不归路,但人类不就是这样走下来的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器官移植的人,第一个登月的人)?

当然,客观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创新也有着从简到难的过程,如果地外文明的科技水平远超我们,短时间内人类也不可能实现创新上的“反超”,好比一个孩子学习数学,只能从加减法开始,上来就给他教积分可能吗?即使你把答案展开放在他眼前,他也不知道。

文字产生初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被迅速推广和应用,实质上文字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例如,记录王室大事、财富进出、贸易战争等。

需求直接推动了文字的出现。

我们发现,文字产生最早的几个地域都是农业强大的群体,随着粮食急剧增长,贸易生产繁多,统治者为了准确记录数据和信息,推动了文字发明,并且由于富足的食物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分工模式让一部分人能专注思考这些问题,这是生产力发展到这一水平后的必然产物。

一是需求,二是分工(生产力水平),文字才会产生。

这一点可以通过文字在不同地域发展的历程得到证实,也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地域即使得到了文字传播,也没有接受和使用?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农业(粮食)发展缓慢的地域,即使通过与外界接触知道了文字的存在,他们也不会去研究和使用,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他们的社会十分简单,没有那些大型群体复杂的分工和社会结构,语言就能很好地满足生活中的需求。

从这点看,我们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也决定了当前人类的需求,我们的生产力还没达到能创造出跃迁的宇宙飞船,甚至还没能飞出太阳系的载人飞船,我们想有,但科学技术实现不了。

其次,就目前人类社会架构而言,我们没有发明与地外文明语言翻译沟通的需求,因为我们的境界就是地球,没有人造太阳的需求,因为这些不是当前人类的问题。

费斯托斯圆盘(PhaistosDisc或是PhaistosDisk又译斐斯托斯圆盘、费斯托圆盘、菲斯通盘、菲斯多斯圆盘)是西元前17世纪的一个泥土圆盘,是一个直径6.5英寸的赤陶圆盘,圆盘的两面都刻有象形文字,共241个,由外向内螺旋排布。

费斯托斯圆盘是一个泥土圆盘,发现于克里特岛,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不过,它的来历、含义和用途至今仍是个谜。盘上共有241个印记表示45种不同符号,有些表示人物、动物、植物和工具。然而,由于未在历史同期发现过任何像这样的文物,考古学家无法对其内容做出有意义的分析。

有意思的是,直到2500年后的中国,才真正出现大规模的印刷技术,3100年后在欧洲出现,为什么费斯托斯泥土盘已经实现印刷的方式没有得到发展和延续?这是一个谜。

可能通过其他发明我们能看到些真相,比如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发明都在欧亚大陆产生?这跟社会有很大关系,而不是人自身的原因。

发明也不是为了明确的需求而产生,人类许多发明都是好奇心强的人动手制作,完了才发现这东西还能用于某个或某些用途,例如爱迪生的留声机,起初爱迪生是用来记录工作中的留言和信息,他严厉斥责其他人用它来播放音乐,因为这侮辱了他的发明,然而经过几年后,社会上大多数人都用它来播放音乐,这才最终改变了爱迪生的想法。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汽车从发明出来用了50年才成为了人们的需求,由于马力小,速度慢,最早它根本无法代替马车和火车,马车的发展历史那时已有6000多年,马匹也完全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在那几十年里,汽车只不过是个看看而已的玩具。

发明并不是为了需求产生,而是发明产生了需求。你现在有时空穿梭的需求吗?没有,因为还没有这种发明,假设人类发明了时空穿梭机,你的这种需求就会强烈而且迫切。远古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进展缓慢,只能满足于温饱的生活,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人类端着一枝木棍(枪),就能轻松实现他们几十人才能完成的狩猎,坐在四个轮子上一天就能跑他们半年的活动区域。

有人会问,没有需求,发明家为什么还要搞这些无用的发明呢?

我们把时间和范围都放大到人类历史的全过程看,就会发现有意思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科学认知思维提倡认知事物要从整体出发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人类创造发明行为的研究,可以看出,发明与基因变异十分相似,与变异一样,许多发明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美国平均每年约有7万多专利证书发放,也就是说注册了发明权的就有7万多,但这些发明中最终只有极少数实现了应用和普及,大多数都因为没有实用性或可被替代性或不具普及性等而逐渐淘汰。

例如早在爱迪生之前,发明家们已经有了各种对电灯的改进,然而毕竟是早期发明,那时的白炽灯普遍寿命低、成本高、耗电高、商业化困难等等问题,后来,爱迪生的改进让他的专利普及了,也让他最终成为了“电灯”实质意义上的发明人:他发现一种特殊竹子中的竹纤维丝要比碳化的纸纤维丝电阻更大,更适合做灯丝,这样一来,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

不过,几十年之后,就有其他发明家发现了更好的灯丝材质,发明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白炽灯泡,同样,又过了几十年,新的这与基因演化可以说完全一样,变异没有方向,当变异不适应环境就会淘汰,而且变异是一直发生的,没有哪个变异能长期适应环境。节能灯又代替了白炽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