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夜 历史的刻度(1 / 2)

加入书签

美国2%的农业人口不仅养活全部美国人,还有剩余粮食出口。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工业革命,规模化、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大量人力,这些人为其他领域创造了足够数量规模,使进化策略机制得以运行。人类需求增长和多样化(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是所有领域得以发展的基础,需求、贪婪造就了人类辉煌,但因为盲目性、自私性,也成就了人间地狱。

有史以来,人类生活多半维持窘迫,他们无法保证得到足够的食物和安全,象是清教徒、斯巴达人都以简朴律己闻名,客观条件决定他们不能浪费任何食物,社会道义认为衣服破了应该缝补而不是买新的,食物掉到地上应该拾起吃掉而不是扔掉,节俭勒朴才是第一位的。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的基本需要已经不再成为生存繁殖最关切问题,节俭勒朴依然重要但已不是评价的第一品质,创新、科技成为了第一,因为当前阶段决定生存繁殖需求最相关的就是它们。科技创新能创造人类新的需求,而对于人类已经存在的需求大多饱和,新的需求不但提升人类生存品质,更能刺激新的经济增长。例如当前网络游戏、虚拟VRAR等,电子竞技游戏甚至已经成为了世界级赛事,冠军奖金达到上千万美元。

人类需求的自私和盲目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当前地球上人类约70亿,而黑猩猩只有25万,长颈鹿8万,而牛有15亿头,灰狼20万,而狗有4亿只,所有与人类利益正相关的物种都是这样,相关度越高越可怕。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都是近百年人类才取得的“成就”,而物种消亡早在智人时期就已经开始。人类已经成为地球上绝对压制的霸主,历史上其他霸主是怎么灭亡的呢?人类最清楚。上次霸主的灭绝是人类的机会,下次人类的灭绝必然也会有新霸主登基。

在过去的200多年,家庭、家族关系及制约力正在逐渐淡化,公会、协会、国家取代了大部分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后者也渐渐失去了其权力和制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让一些小的组织名存实亡,例如图书协会、气象学会,随着区块链、虚拟币成熟,货币发行机构也不复存在。

这种改变正在以越来越快的节奏加速着,从智人用火到用电,人类用了几百万年,从电灯的使用到如今人工智能,人类只用了不到150年。那么,再过100年,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战争与和平,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主题,只看战争的残酷,你就看不到它对于人类发展的贡献,只看和平的舒适,你就看不到它被其他文明消灭的预期。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来看。

我们许多认知实际上都不准确,因为它们不是片面就是虚假,不是科学认知,承认无知,从全寿命整体来看,例如公元2000年,全球战争造成31万人丧生,而暴力犯罪造成了52万人死亡,两者相加83万,只占当年全球死亡总数的1.5%,而其他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你根本无法想到,同年车祸死亡126万人(占总数2.25%),自杀死亡81.5万(占总数1.45%)。这是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功劳,足够支撑强权国家(这里指国家意志能全面贯彻的国家,例如中国、美国等,而弱权国家指索马里、哥伦比亚、叙利亚等)。

自1945年以来,没有任何国家,甚至小国被入侵兼并,而在此之前,强国吞并弱国时有发生,许多伟大的帝国建立都有这一环节,因为发动战争占领他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例如奴隶、女人、牲口、土地、金钱财富等。

也许这一现象只是白马过隙的假相,毕竟1945年到现在不过70多年而已,如果时间跨度再长点,可能会有更加惨烈的吞并发生,当然前提是科学差距存在压制。

当今为何世界大战不太可能发生的原因一是科技压制已不存在(小区域存在,如美国打叙利亚跟玩一样,所以这样的战争就容易发生,因为对于美国收益远大于损失,而美国打中国就要思量代价,不但可能得不偿失,更有可能灭国,例如互射核弹,但如果存在科技压制的话,例如你的核弹在发射后很短的时间就能被我摧毁,开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二是发动战争带来的收益不足弥补损失时,就算科技压制存在也不可能产生战争,例如,美国硅谷的财富全部都是无形资产,当你发动战争即使占领了硅谷,你也无法从那里得到想要的科学技术收益,因为这些东西都在人的脑子里,不象土地和油田,你的部队还没到达硅谷,那些人早就跑的干干净净,但如果我们不发动战争,我们可以通过技术交换或是实物置换得到想要的科学技术用以减小科技差距,不发动战争带来的收益与损失相比可能更有利,因为毕竟现在国与国间的关系远比以前复杂的多。所以,我们现在的和平只是人类在科技和损益间保持平衡罢了。

现代人未必比古代人快乐。阿姆斯特朗在无风的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时,他比3万年前将手印留在雪维洞穴里的那个人更快乐吗?一个亿万富翁他真的要比一个贫穷的钢琴家快乐吗?四肢健全的人真的要比双腿截肢的人快乐吗?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真的要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快乐吗?发达国家的人真的比现存的采集部落(因多种原因与世隔绝)的人更快乐?为什么人类努力追逐的幸福快乐却在百万年都没有增加呢?与人类掌握的科技相比这真的不可思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