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露出马脚的硕鼠(2 / 2)

加入书签

说着为难得看了一眼刘辰星,一派好似顾忌刘辰星的样子,斟酌道:“……如果要逐一检查这五百座仓窖,将每座仓窖的储粮数量称重核算,怕是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说完为了让其核查难度更具象化,北太仓令又补充了一句道:“毕竟每年运往长安的粮食也才20万石头,已经十分耗时耗力,这数百万粮食若是查起来……”大概怕说多了,会让人认为他心虚不让查,于是不待一句话说完已经叹息的摇头。

本朝国家级粮仓,一共有三座。

两座位于长安,一为城外禁苑之内,一在城内。二者因为一北一南,故有长安南北太仓之称,其中南太仓又称东渭桥太仓。

这第三座则位于洛阳,名为含嘉仓。

太仓令是太仓的最高长官,这三座太仓皆有一位太仓令,如今因为关中粮荒,三位太仓令聚首一处。

管长安太仓的两位太仓令倒是同气连枝,北太仓令话语才落下,东渭桥太仓令也是五十上下的人,当下就叉手一礼附和道:“而且这五百座只是位于禁苑这部分,还有东渭桥那部分,即使规模较小,可以是上百座仓窖,若是再加上那一部分,这查起来更是不易。”

这两位太仓令不愧一唱一和,北太仓令立马就又道:“其实每座仓窖前都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

一边说一边上前一步,走到石碑前引众人看,“甚至乃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都有,若是要查,下官倒有个建议,其实可以核对石碑上的记载,看与账册上是否能匹对。”

到底是长安的京官,深谙言多必失,其实这一翻建议已经算是说太多了,接下来是不能再说了,不然就有欲盖弥彰之嫌。

长安的两位太仓暗中对视了一眼,皆不再言语,退到了一边。

司农少卿向伟算不上稽查成员,但太仓隶属于司农寺,他也算是专业人士,以防太仓署的人不周到,他也能更全面地从旁协助,于是道:“如果每一个仓窖都称重核对斤数,确实耗时耗力,而且将储粮从仓窖抬上来核对,再抬进去存储,不仅会缩短储粮时间,也会再次发生折损情况,若再遇下雨,就更是损失惨重。”

刚才在公堂的时候他就并不太赞成刘辰星所言逐一实地核对储粮,不过稽查小组一行人到底不是司农寺的人,很大可能不了解情况,故等到现在,众人见过粮储区后再言,这样也更为直观。

不过刘辰星所言也确实是更直接的查出问题办法,至少给予了大家一个调查方向,他还是颇为欣赏,便思索了一二,择中道:“要将所有的仓窖都查一遍不太实际,但是可以任意从其中抽一座仓窖核对,再根据石碑记录和账册对照,想必也能有一定收获。”

话语未落,也不知是此言正中太仓署一众官员下怀,还是向伟是他们的上属机构大佬要逢迎拍马一二,他们纷纷又是称赞又是附和,北太仓令更趁机表示自己刚才之所以不建议逐一开仓查粮,最主要也是担心造成更多的粮食损耗。

不过不论是谁言,都只是建议,最后还得沈仲夷拍板决定。

沈仲夷既然是最后的决断人,当然要听过手下众人的看法,刘辰星身为刚上岗的稽查副手,也该发表一下意见了,何况全部开仓查粮还是刘辰星提出来的。

沈仲夷凤眸一抬,就看向了刘辰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