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早朝(2 / 2)

加入书签

舅甥仨都是好胃口,一人一碗小米粥吃下,还把十来张春卷瓜分得一干二净。

吃好了朝食,舅甥仨便一起在晨鼓落下的第一声,赶在头一波人潮中出了永崇坊,向大明宫丹凤门赶去。

今日虽不是逢一、逢五的大朝会,但是女皇要在今日的早朝公布首届殿试榜单,象征着科举取士的地位大大提高,算是一个小的里程碑,京中大小官员少不了要向大朝会一样出席捧场,何况三省六部的大佬们早已下往面传了话。

于是,只见头上依旧是深蓝色的天幕,甚至月亮都还朦朦胧胧的不舍离去,但往大明宫的一路上,已尽是骑马上朝的文武官员。

当然,也有像刘辰星舅甥仨一样步行的官员,只是少得可怜,还都是青碧色官袍的小官。

两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的,等舅甥仨走到丹凤门的时候,东方的天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淡红色的霞光仿佛从十几二十米高的丹凤门绽出。

这一刻,灰瓦红墙的大明宫仿佛在蔓延的霞光下,也渐渐解开了夜的神秘面纱。

丹凤门外乌压压满是等候上朝的官员。

唐代诗人杜甫在七言古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曾写道:“良将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员的服饰。

这个时代的官袍和唐代官袍一样,文武官员从官袍上就很好认,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则呈现勇猛气魄。

所以,很清楚的发现丹凤门外的官员们大致可以分成两拨,一拨是穿绣飞禽纹的文官很有默契的站到了丹凤门左侧,一拨是穿绣走兽纹的武官有志一同的占到了丹凤门右边。

这是大的阵营,里面又分成若干个小阵营。

刘辰星对这里的大多官员不认识,也不知道小阵营具体怎么分,但十之**和前世的公司职员差不多,一个部门的站在一起。

柳文苏如今是从七品右补阙,隶属于中书省。

柳阿舅就是这样,到了丹凤门之后,就带着他们往丹凤门左边文官队伍中的中书省一拨官员走了过去。

今日文武官员会到的这样齐全,都是因为他们二十八名举子,大家讨论的话题自然就离不开殿试了。

一身浅绯色官服的中书舍人贾章是今年的同考官,他们舅甥走过去的时候,就有隶属于中书省下着绯、绿、青的官员们围着贾章,明里暗里的问殿试第一名是谁。

中书舍人贾章乃天子近臣,深谙祸从口出的道理,自然不会透露一字半句。

他见柳文苏舅甥三人过来,便对同僚笑道:”殿试的最后评卷和定名次,都是女皇亲自定夺,在下哪能知道。不过女皇增设殿试,便是柳补阙的的谏言。柳补阙的外甥女刘进士又是省试第一名,所以按理说,殿试第一名会是谁,柳补阙应该最清楚了。“

世上永远不乏扒高踩低的人,柳文苏才升任从八品右拾遗没两天,又不经过吏部调任,就直接被女皇擢升为从七品右补阙,可见其圣眷正隆。

不论心里是羡慕又仰或是嫉妒了,见柳文苏这个当下圣人跟前的大红人走了过来,纷纷转移目标上前恭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