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夜游(2 / 2)

加入书签

后期再把他做为摄像时期参与拍摄的作品,导演的拿到了柏林电影节,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等等成就用字幕一打,逼格也就起来了。

五张沙发,四人落座,马冬对着摄像机说,“你们可能不知道,陆导十几岁就和老崔他们认识了,美术馆和三联书店旁边有个小公园,他们就在那聚,后来又给很多乐队接过电影配乐的活。”

陆成康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观众区的任虎知道后期,会在这里加一段陆成康的采访,内容就是他跟摇滚的渊源。

这一场的录制,光十几只乐队的演出就够花费时间了,所以现场耽误工夫的环节,基本能省则省,除了开场的广告,中间穿插的口播基本也都是提前录好。

综艺就是这么一个拼装的过程。

不过,在陆成康剧组跟了他差不多十来天的任虎,还真没想到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陆成康,还是一个摇滚老炮。

马冬说,“陆导,如果没有做导演,会不会组乐队?你那时候有过这想法吧?”

陆成康面露回忆,“我和我哥以前还真想过组一支乐队,但是吧,你听我这嗓子,老天爷不给饭吃,当然,我妈不让,天天去堵我们,也是一个原因。”

他的声音属于比较尖细的那种。

吴清峰是那种和熟人有很多话,面对陌生人就比较腼腆的性格,他听陆成康这么说,就是笑。

张仁沛就比较健谈,伸手拍了一下陆成康的沙发,说,“你这话,我不认同,你看吴洪金都可以,你凭什么不可以。”

吴洪金是个独立音乐人,唱歌的嗓音怪异的不像个正常人,而且十句有八句不在调上。

张仁沛突然调侃他,第二现场的乐队纷纷笑了起来。

陆成康笑着摇头,说,“我主要脸皮没他那么厚。”

马冬笑道,“你们这情商就有些低了啊,什么叫脸皮厚,那叫灵魂有深度。”

几人说说笑笑几句,算是把陆成康这个嘉宾,融入到了节目里面。

耳机里导演开始催进度。

吴清峰适时的说,“还空一个位置,谁迟到了?”

马冬说,“你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吗?”

“没人通知我啊。”吴清峰故作疑惑,问兼着音乐总监的张仁沛,“来的人是谁啊?”

张仁沛没直接回答,说,“其实我很同意马冬的话,对于一个乐队来说,灵魂很重要。”

马冬得了他这局接茬,直接起身,伸手向舞台,“让我们致敬寻回灵魂的——八百里秦川!”

秦轻雪转身回望。

大幕拉开。

孟时领着老五,焦从、褚乐,缓缓走出。

演播厅内,所有乐队都站了起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马路牙子”乐队,更少人知道它的主唱已经重新出发。

“还是飞不起来,依然需要等待,

你就这样离开,带着所有伤害

秋天还是秋天,依然美丽凄凉”

还有比一个青年的悲观更吸引青年的吗?

27岁的“暴躁青年”秦轻雪,看着目光低垂的孟时,突然鼻子一酸。

她脑海中浮现两个孟时的身影。

一个雪夜中被自己撞倒的迷茫少年。

一个大言不惭说,我赔你一部电影的坚定青年。

秦轻雪想,如果这世上有人真的懂孟时,那这个人一定是老娘!

孟时低沉、疲惫,让心灵沉浸在迷幻中等待,飘飘荡荡,充满幻想的声音中,吉他出现了。

紧接着焦从打出一段满是反拍的鼓。

吉他用上失真,仿佛是在一间老旧的酒馆里,孟时唱出了:“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接下来老五演奏出一段自以来最动人的吉它Solo,展开并扩大了那种绝望后的美。

“我只有两天,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

褚乐的键盘始终托着孟时,犹如不断蔓延,无穷无尽的阶梯。

舞台下的“乐迷”,迷失在这朴素有力的词,入耳难忘曲,结构发展一浪推一浪的乐器编排中,久久无法自拔。

孟时有一副理想主义的嗓子,不经意间,已唱得人心潮汹涌,泪意澎湃。

“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

在二元论的生与死、希望和绝望,你跟我的对立中,这个青年只是“路过”而已……

明明是正怒放张扬的年纪,可当他眉梢低垂,一种被悲欢离合折腾过的气质,就在别人的目光中弥散开来。

如同一个没有方向的夜游者一般,让人不由想为他点一盏灯来。

当一曲结束,连原本计划着高喊“八百里秦川孟时!”的焦从都静默了。

孟时说,“鼓手焦从,吉他老五,键盘褚乐,八百里秦川,。”

。手机版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