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死灰复燃(2 / 2)

加入书签

我记得在1978年以后,在反复查治的基础上,连海市在丝虫病流行区采取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就是把海群生药片粉碎后,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到食盐中,供给居民食用,并根据丝虫病的流行程度服用相应的疗程。

在这个过程中,防疫站人员必须到公社督促拌盐工作,以保证药盐的质量。

这些措施对丝虫病防治的效果非常显著,经过多年的监测,连海市在2001年宣布达到消除丝虫病的标准。

自那之后,连海市再也没有过新增本土丝虫病病例的报道。”

周老说的很平淡,但应急小组几个人都能感受到当时工作的艰苦,王笑笑感叹,“哇,没想到丝虫病的防治是这样的,往居民的食用盐里加预防性药物,跟现在的往食用盐里加碘预防碘缺乏症的原理一样吧。”

“虽然预防的疾病不同,但手段一样,效果都很好。”

小楚感慨,“没想到以前的疾控工作那么辛苦。”

周老,“当时我年轻也没觉得苦,不过在防疫圈子里流行过这样一首打油诗:有女不嫁防疫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留下一堆脏衣裳。”

应急小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王笑笑更是打趣,“当时周老能娶到老婆真是不容易啊。”

“是不容易,我跟你们周嫂认识,还是因为疟疾防治时的一段缘分。”

“跟防疫工作有关?周老师跟我们讲讲呗。”

“要说起这个缘分,还得从咱们连海市的疟疾疫情开始说起。

在1970年代初,连海市发生了疟疾大范围爆发流行,云台县的疟疾发病率接近30%,局部村庄高达40%以上,形势严峻,当时有关部门采取了列举防治策略,在1974~1976年间采用的是两全两复政策,即休止期全民根治,流行季节全民预防服药和流行季节前对有疟疾史的儿童清理复治、现症病人清理复制等措施。

1977年后停用两全两复,改用一防三治压高峰的策略,即防蚊灭蚊,休止期根治、现症病人治疗、发热病人查治,流行季节全民预防服药压高峰综合措施。

各种措施下来到了七十年代末,连海市的疟疾发病率降至0.90%,之后连海市的疟疾发病率稳步逐年下降。

我还记得当时春季疟疾休止期根治全民服药采用的是伯喹8日疗法,服药的对象下至3岁上到70岁人群,当然孕妇除外。

各大队组织送药专业队,做到送药上门,看服到口,服后签名,由于服药的人数多,过程长,为保证服药工作质量,县卫生防疫站所有业务人员全部出动,每人负责一个公社,无论天晴或下雨,防疫站工作人员每天要到各大队入户巡访,检查服药工作落实情况。

从服药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检查验收结束,县卫生防疫站的医生必须在驻点公社工作约一个月左右。我就是那时跟你们周嫂认识的。”

“哦,原来是革命友谊开出的爱情之花。”

王笑笑:“周老,现在连海市都没有本土疟疾病例,你们当时防治疟疾是春季的一个重点工作,除了疟疾防治之外,春季还有还有什么活忙吗?”

顶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