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耶律大石(1 / 2)

加入书签

扒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疫汗者,非人怯马弱,不习之过也。前古讲武教慎之法,草教习勒之常,虽未尽制胜之方,要之卷舒离合,坐作进止,不失其节矣。

这些个话,却是道出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状况了。一旦汉人国力强大,胡虏蛮夷便各自臣服,而汉人因那狗屁学说,以为自己天朝上国,便不再对胡虏赶尽杀绝,甚至有还资助胡虏蛮夷富强其国的。结果一旦汉人江山岌岌可危,内忧不止,旁侧异族便伺机而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汉时期的匈奴,魏晋的五胡乱华,大唐初期的突厥,以及大宋初期的契丹,无一不是在汉家江山分崩离析的时候趁虚而入,大肆破坏。林冲这话,可是正说到了点子上。

见大殿上众人都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林冲笑笑:“各位大人,我大宋天子英明神武,宽厚仁慈,自然不必林冲多言。林冲狭隘,只知道金人几为我大宋心腹大患。圣旨内,众位各自官职升一级,想要退出政事的,可到我大宋各处养老。对金人切齿痛恨的,林冲腆为幽云地燕山府知府,自愿助各位抗金。但咱们便事先约定,若有人到外头乱嚼舌根子,林冲可是死不认账,也或许,还会叫我那好兄弟,大宋朝的少宰王黼给各位扣上一个忤逆的帽子…”

群臣终于明白林冲的意思。这林冲,果然心思诡异的可以,他这样做,便是明目张胆的利用契丹抗女真,好叫宋人渔翁得利了。但有对金人切齿痛恨的,想到大宋朝国库充盈。若这林冲真的暗助我族抗击女真。反败为胜,还真的不是不可能。若有朝一日能重新恢复我大辽版图,再迎回皇上。大辽国便中兴有望!

是以有抗击金人之心地辽遗臣明知这是个圈套,也要硬着头皮子往里跳了。

心念电转中,便有不少心思灵动的忠于辽廷的文臣武将们对林冲表示出客气。而那些想要退出这个漩涡,想安生过后半辈子的,更是在心里烙下了这宋人阴险歹毒的痕迹。林冲明知是这样的后果,却也一点儿也不怕。奸臣忠臣,自有后人盖棺论定,此时却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从燕山府皇城的时候,林冲知道,和平收服幽云地此事,已经成了大半。

马不停蹄的赶回骁骑营,当值的刘唐远远的见林冲回来。大喜过望,拍马迎上来,瞧见林冲一脸波澜不惊,口中只是问林冲:“大人,如何?”

林冲突然哈哈大笑着给了刘唐的肩膀一记,刘唐顿时明白,精神抖擞拍马跟着林冲进了骁骑大营。

众人得知林冲安然回来,还劝得辽人甘愿为大宋朝卖力。自然各有一番欣喜不提。

第二日,林冲没去李彦处缴回国书降表,而是由吴玠先去接洽,待耶律大石和萧干同意林冲前去会面,拍马去见。

前大辽国的太师耶律大石,此刻几乎已经病入膏肓。林冲的那枪带了内劲,狠狠地损坏了耶律大石伤口周围的筋脉并伤及骨骼。辽人军中的军医官怕担责任,即便知道耶律大石那受伤的右臂恐怕是要费了,却不敢明言要太师断臂自保,只是竭尽全力地想要挽回伤势。

无奈辽人的医道怎能跟大宋朝的博大精深想比,那军医官想尽了办、法,却是将将能叫那伤口化脓的速度缓慢一些。即便是这样,在经过了许多天,炎热的天气已经使得耶律大石的右臂发出阵阵恶臭。

勉强保持头脑清醒的耶律大石并不知道辽廷已降,那萧太后为了不叫他横加阻拦,硬生生的断绝了所有地联络消息。是以此刻已是亡国之臣的耶律大石,在得知林冲想要与自己照面后马上同意。朝廷内的那一帮子怕死的文臣武将耶律大石心里头可是清清楚楚,即便有对自己的政见力挺的,也是极其少数的几个赳赳武夫,根本不是投降派的对手。

宋人的大营这些日子只是坚守不出,眼看着便是跟大辽的两万铁蹄耗上了。原本来去如风的骑兵队伍一旦安营扎寨久了,那锐气和士气,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自己却又不能动作,一则身上有伤,实在不能再次亲领兵去战,二则万一被十万宋人突破卢沟河,两万铁蹄便只好回守南京城。宋人善攻城,各种攻城武备花样百出,以骑兵为主的大辽勇士即便血勇,却又怎能尽展所长。

林冲施施然走进耶律大石的中军帐,便见耶律大石脸色苍白,嘴唇已起了不少干皮,两颊消瘦得厉害,虽身上仍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前辽人北院枢密使萧干在耶律大石身畔作陪。这个以为自己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皇亲国戚,依旧在编制着自己的美梦。

林冲坐下后,啜了一口军士奉上的茶水,看着耶律大石不说话。

耶律大石不愧为前辽国太师,知道这时候谁主动说话,便会变成被动一方,只是面色沉稳的端然而坐。萧干不知耶律大石的真实病情,此前又跟耶律大石大吵一架,终于同意在与林冲会面的时候以耶律大石为主。当下也是手持杯盏故作高深的模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