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官家大喜恩准(1 / 2)

加入书签

所谓五危者,必死可杀,毕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此五者用兵之灾也。

林冲见童贯脸上表情略有放松,对童贯一抱拳:“大人恕罪。”

“嗯?”因害怕公主有甚么损伤,童贯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

林冲从童贯猛缩的瞳孔看出他的胆怯,心下暗笑,口中说到:“大人,柔福公主金枝玉叶,边疆战事瞬息万变。未免出甚么差错,林冲私自替大人作主,凭着跟公主千岁有旧,又劝了公主千岁回转东京,此刻,怕是已经过了德州。还望大人莫要责怪。”

一颗石头落了地,童贯听了爽朗而笑,觉得这林冲简直是及时雨:“止格言重了。公主千岁是万万不能来北疆的,即便止格不去劝,咱家也会想法叫公主回转。咱家还是很看好你的,你这样做,很识大体。”童贯丛林冲的话语里听出来,那坊间公主与林冲的传闻果有其事,善于抓机会的他对林冲的笼络之心更加迫切。

见火候差不多了,林冲话锋一转“多谢大人。不过,林冲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成全。”

“止格尽管说便是。”甩掉了压在身上多日的大包袱的童贯颇为欣喜。童贯以己度人,惯会讨好吧结,送礼放权收买人心更是得心应手。他最怕的是那些没有任何需求的混不齐,林冲这人主动要求好处回报,正和他意。

“不知…大人能否把林冲在东京汴梁的骁骑营所部调配给林冲指挥?燕京指日可破,林冲还差一丝助力。等到燕京城破,林冲定自削兵权…”为了把童贯引入歧途。林冲没把话说完,只是等童贯地回答。

骁骑营的事儿童贯知道。童贯虽在西夏带兵多年,但作为大宋朝掌控最高军权地宦官,童贯对朝中的一举一动还是很清楚的。林冲被蔡京用计明升暗降夺了兵权,那枢密院的换防令便是出自他手。

当日林冲作为东京汴梁迅速崛起的新星,不仅蔡京担心,连童贯也怕这林冲跟自己夺权争宠。是以童贯尽管知道林冲与梁师成王黼二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他也照样去做了。但蔡京原本跟他商议的是要骁骑营跟驻守河北西路河间府的北疆禁军换防。童贯留了个心眼。找个由头把骁骑营调到京东路应天府地地头。应天府留守司张供和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这二人与蔡京地关系路人皆知,童贯此举就是要点醒林冲,并不是咱家与你为敌,实在是蔡京不放过你。

作为一名老政治家,什么事儿都留一手简直就是本能使然,况且,这事儿上童贯的想头也多。你林冲若能看出是蔡京对你不利。在朝中便是个不错的助力,咱家便也不曾得罪于你。若你林冲看不透这点,定要与咱家为敌,咱家便与蔡京这老儿一道而使的你不能翻身…

后来林冲果然处处提防蔡京,还撺掇着童贯在平定辽人之后去跟蔡京争权。眼见着这林冲是想靠着咱家的影响力扳倒蔡京老儿,连蔡京的亲生儿子蔡绦都去跟他老子隐瞒林冲这人的实力,童贯心中,对林冲已经颇为看重。

童贯其实便也知道。自己跟林冲不是一路人。官场上没有永恒地朋友,只有永恒的权利利益。林冲这人眉眼通挑,对形势把握的很好,虽圆滑,却又不失正直。他贴身的小太监去给林冲传信的时候被杀他不是不知道,但区区一条人命,对他来说,又算得上什么。如若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考虑,童贯宁愿把童良交给林冲庇护,也不愿给那蔡京的儿子蔡绦。

至于这队骁骑营。枢密院的调令也不知道下了多久,开赴北疆地时日却一拖再拖,若不是怕了起军心哗变,童贯早就请命砍了那个叫做吴玠的指挥使的脑袋。等到林冲三千骑兵大胜萧干,带兵多年的童贯丛林冲御下的手段能猜地出来,那队他责令换防的骁骑营便也不是善类,恐怕早就私下效忠林冲了。(1*6*小说网$wa^p。1^6^)

童贯也不是不顾忌这遭皇帝忌讳的这点。但一则官家被他和蔡京梁师成等人变成了聋子、瞎子,二则林冲这人既然能托梁师成用手段撺掇着官家的近侍李彦成宣抚使,未尝便没有绝妙的托词埋伏等着人告发。官家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毕竟他和蔡京都是凭借揣摩上意才有今天。这官家,附庸风雅自以为是,往往便依靠自己的喜好去定夺是非,大宋律例在这官家前头不值一哂,有时候同一天发的两道圣旨更是前言不搭后语…

细细想来,若蔡京真的把这事儿翻出来,旷日持久的牛皮官司打起来,林冲宫内宫外多有助力,兴许这林冲还能借此在官家面前大红大紫!

种种不一而足的念头瞬间从童贯脑中闪过,几乎每一个念头都指向对林冲有利地一面,童贯暗自提防林冲的同时,口中也故意犹豫的说到:“止格这事儿却叫咱家为难。我枢密院确实有调兵遣将的权利,但大宋军律禁军需不时换防,将兵不能长久统属也是祖规,止格虽一心为国,但这事儿若落到有心人眼中,参上你我一本,到时即便官家不去相信你我图谋造反,面皮上便也不好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