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太白说好(1 / 2)

加入书签

一路打听着道,官府里正在捉拿梁山上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强盗们,虽然没有人敢直说梁山的所在,但林冲也大致知道了方向,走到接近中午,林冲却觉得肚子饿了,眼看着前头树林尽头有一溜儿茅草屋,大概有那么七八间的模样,茅草屋的门口竖着一个竹竿,竹竿上头挑着一个酒旗。

酒旗,就是一块蓝布上头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也叫酒幌子,证明这个地方是卖酒的。当真便是瞌睡了遇见个枕头,饿了就碰见了酒馆,别看林大官人现在独身一人手无寸铁,但兜里多的是银子,这饭,可是一定要吃的。

走在薄薄一层树叶的林间小道上,周围偶尔有那么一两声鸟叫,风吹树叶儿沙沙作响,眼前的一切清晰异常,林冲突然有了在拍武侠片儿的错觉,看了看自己上下的打扮,这模样,不就是一个怀才的五岭侠少学艺刚成下山历练么?林冲走到这简陋的酒馆儿门口,见门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十里闻香准下马』,下联是『一杯饮过必还来』,横批便是『太白说好』,林冲见了暗暗点头,果然是大宋朝有学问的人多,才子不值钱,就只这水边野店,对联做的都不错,直白倒是直白了些,却最具噱头效应。也不知是不是未到饭点的缘故,眼见这酒馆里便一个酒客都无,许是大伙儿都趁着好天气上山打柴下河摸鱼去了。这地方便真的不错,林冲完全抛弃了东京汴梁的那纷繁遭乱,融入了这个轻松写意的地界儿。

林冲一进酒馆,跑堂的小二便迎上来“怎么样客爷?今儿个天气不错,您要吃点儿什么?喝酒么?一看您就是个精读诗书的翰林,这大好的天气,咱这里景致又不错,刚好观景吃酒两不耽误…”

林冲哈哈一笑,这跑堂的也不错,便跟东京城酒肆里的不差上下“给我打两角酒来,再弄几个菜,噢,你这儿都有什么菜?”

跑堂的小二一听林冲要喝酒吃菜,自然更是满面笑容“客爷,这么说吧,咱这个地方,您要说是包办南北全席,这个咱可没有,一般儿的,什么熟牛肉,什么鲜鸡鲜鸭鲜鹅,再要是愿意吃鱼,咱身后就是八百里梁山泊,现下正是打渔的好季节,什么鱼都有,什么鲤鱼鲫鱼鲶鱼草鱼青鱼,大河虾清爽可口,小青虾一吃一蹦达,那是绝对新鲜,您想来点儿什么?”

林冲听了口里生津“给我来上那么二斤熟牛肉,再弄上两尾鲜鱼,动作要快。”

“好嘞,您瞧好儿吧。”跑堂的答应一声,传了菜名,把杯盏筷碟摆到桌子上,不大会儿的功夫,把酒打上来,又过了一会儿,熟牛肉也切上来了,林冲喝了口酒,入口微辣却又带点儿甜稍,吃了两块牛肉,酱香四溢,嗯,不错,有点儿老字号的味道。等到鱼也端上来,林冲尝了一口,手艺虽然不怎么样,但味道也确实鲜美,当下林冲自斟自饮,满意非常。

等到吃的差不多了,肚子也不叫唤了,脸上发热的林冲招手,把那跑堂的小二叫到跟前“堂倌儿,你坐下,我有话问你。”随手把一碗酒递给小二。

那小二透出淳朴的乡土气息,也不道谢,一口便把那酒给干了“客爷,您有什么吩咐?”

林冲明知故问:“这地方叫什么名字,是个什么所在?”

小二回答到:“你问我们这地儿么?我们这地儿是济州治下梁山泊。”

“那为何这地方叫梁山泊?”林冲存心探听虚实,给这儿唠起家常来了。

小二挠挠头“梁山泊么,哦,这玩意儿是这么回事,您看见这一大片水了没,这片水里头有座山,叫做梁山,梁山周围都是水,就叫梁山泊。我们这地方好哇,方圆八百里鱼米之乡,这地方养穷人,很多都是打渔的人家,靠这梁山泊活命。”

林冲追问“那这山为何又叫梁山?”

小二一脸淳朴的笑容“这个我倒听说过,据咱老一辈的人讲,说汉朝的时候一个大大的官,好像叫什么梁王的,喜欢咱们这块子地方,经常到山上行围打猎,时间长了,就叫这个名儿了。”

这小二,还真问他不倒。林冲不着痕迹的转入正题“噢,这么回事儿啊,我听说这梁山上可是有不少的绿林好汉,你可知道?”

小二听了敛去一些笑容“对,是啊,有。”

林冲又问:“那我跟你打听一个叫做『白衣秀士王伦』的人,你可知道?”

小二收起笑脸“嗯,我知道,话说这王伦身高八尺,腰围便也是八尺,经常领着喽罗兵打家劫舍厉害非常,不过这都是传言,咱也没真见过到底这王伦什么模样什么张相,鼻子眉毛眼睛嘴,有没有多的有没有少的咱更是不知,反正我听说,官府现在可是在捉拿他,嚯,赏银一百两呢,那是多大一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