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紫衣入京,书院开山(1 / 2)

加入书签

院中院,烈日炎炎,一片肃杀。

隐藏在树枝之中刚刚消停一会儿的知了似乎也被这气氛感染,惊起一阵刺耳的喧嚣。

两腿战战的孙大运,目光却死死地硬扛着来自陆绩轻描淡写的压迫。

看着这个圆脸少年的样子,陆绩突然一笑,“算个爷们儿,去给他清洗吧。”

转身就朝外走去,临跨出门前,他扭头道“不想死,就不要闹,等云落醒过来再说。”

本已抱着必死之心的孙大运呆呆地站着,这就完了

这陆家二长老是良心发现了吗

他使劲摇了摇头,重新打了清水,去给云落擦拭身体。

不知换了多少盆血水,才终于擦拭干净。

云落的身上几乎就没多少完好的地方,尤其是手和脚受伤尤其严重。

看得孙大运嘴角不停抽搐,眼泪吧嗒吧嗒地朝下掉。

等他将布巾水盆放好,再回来时,却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云落的身上,一些浅一点的伤口竟然已经开始缓缓结痂

欣喜过后,孙大运在床边坐下,口中不停嘟囔着,变态真变态

石鼓山巅,有树有花,有道观,有茅庐。

道观中,李稚川早已缓缓起身,走到门口,看着那个穿着件破旧却干净整洁的儒衫,安步缓行的老头,笑着道“都不舍得换件新衣服”

“都是糟老头子,穷讲究干啥。”老头对李稚川没多少尊敬,瘪了瘪嘴。

李稚川扭头看着自己师弟,“不用我介绍了吧”

老观主打个稽首,“张曼青见过庄教主。”

老头正是儒教当代教主,天榜第七的庄晋莒。

庄晋莒回以儒教大礼,“日后还要多叨扰老观主了。”

一丝疑惑之色出现在寻真观老观主张曼青的脸上,有什么好叨扰的

但总不能在这儿问啊,于是拂尘一领,“庄教主言重了,咱们进去说。”

走进观中,依旧是在刚才的那颗古树桌下。

李稚川挥手布下一个结界,隔断一切的动静。

看着庄晋莒疑惑的神情,李稚川摊摊手,“聊胜于无嘛。”

庄晋莒哈哈一笑,张曼青也无奈摇头。

庄晋莒突然抬头望天,云淡风轻地道“几位圣人,猜猜我们将要聊点什么”

笑意盈盈的李稚川,伸出手指,虚点着他,“以前我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狂拿下一个衡阳城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庄晋莒大袖一甩,开始跟二人以心声交流。

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上,摇晃着一艘渔船。

一个老渔夫手里拿着个酒壶,身旁放着个鱼篓,正翘着腿靠坐在舱壁小憩。

他忽然冷哼一声,“不知天高地厚。”

随着心念微动,他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其余三位,四人开始共同推演接下来的情况。

过了许久,他悠悠起身,摇着橹,渔船带着他缓缓朝着家里游去。

小渔船晃晃悠悠地靠了岸,喝得有些微醺的老渔夫从渔船上下来,两鬓斑白,所幸常年劳作,身子骨还算康健。

他戴起斗笠,左手提着鱼篓,右手拿着酒壶,朝岸边的小茅屋走去。

小舟横卧,斗笠低垂。

茅屋之中,快步走出一个年轻人,赶紧两手接过鱼篓和酒壶。

老渔夫进了门,坐在一把木头椅子上,抬起眼皮,“给你的书看得怎么样了”

年轻人连忙点头,“今日进展甚快。”

老渔夫打了个哈欠,“你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自己努力吧。”

说完这句,竟是直接沉沉睡去。

年轻人赶紧从床上取过一张薄毯,盖在老渔夫的身上,然后继续看书去了。

他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双眼,暗自道,袁无忌,不要忘了袁家的血海深仇

又重新振作出许多精力,翻动着面前的书本。

寻真观中的密谈也终于结束,二人送走庄晋莒,来到观中的观景台,望着山下的三江交汇,碧水涛涛,壮阔恢弘,气象万千。

李稚川看着师弟,笑着问道“何如”

张曼青无奈点点头,将齐紫衣唤了出来。

齐紫衣正沉浸在一种柳暗花明的喜悦中,李稚川短短几句话,为他推开了一扇从未想过的大门。

就在刚才短短的时间中,他就已经设想了无数种光明的未来,那些足以实现他一直以来心愿的未来。

而李稚川最后提到的那句“别开生面”,更是让他每每想到,呼吸都有些停滞。

不过当他出现在李稚川和张曼青面前时,那些激动和兴奋都被隐藏得极好,神态又已经变得十分谦恭。

李稚川依旧看着山下汇流的三江,淡淡开口,“想好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