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骊山 黑虎岭(2 / 2)

加入书签

杨光也跟着说“你还是先休息吧,一会这么多影像都要我们一张张进行分析。”

陈东风想想只得作罢,第二次试飞后,飞龙的lt-2会进行一个小的保养以确认lt-2内部各零件的状态,时间大约3-4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陈东风就需要和杨光一帧一帧的分析图像了。

下午包括接下来5天的试飞,陈东风他们的安排是早中晚各进行一次2-4个小时的试飞。主要就是测试飞龙的近似飞行包线和各个飞行动作。在反复测试后由杨韦把各个飞行动作的控制命令集成到一起,以方便操作。按照飞行大纲,主要动作是起飞、降落、各个直径的圆周飞行、爬升、下降、s型机动规避、横滚、侧飞等。

5月17日,周六、晴,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飞龙的第二十次试飞开始了,这次试飞是一个很关键试飞节点——超视距飞行。

飞龙起飞后,高度拉升到5000米后,直接进行半径为5000米的圆周飞行。

此时杨辉和唐昌宏也是第一次在飞龙飞行的时候,进入到计算机机房观看飞龙的拍摄影像。

“这里是大雁塔?就这么一个点?”

“这个我知道,是芙蓉园!”

“这个我一看就知道是曲江池。”

杨辉和唐昌宏看到显示器上的图片就开始推测地名,陈东风他们看着他们两人分析的兴致不减,倒也没有打趣他们,因为这几天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显示器上的图像实在是看得多了,看得想吐了,难免没有唐昌宏和杨辉那么高昂的兴致。

“飞行半径扩大到10公里。”陈东风在飞了2圈半径5公里的圆后下令。

“通信信号正常。”杨光检测通信质量后回答。

“飞行半径扩大到20公里。”

“通信信号正常。”

“飞行半径扩大到30公里。”

“通信信号正常。”

至于这个飞行距离,到也是好近似计算,找准一个基准点(如西工大)后,调整飞行姿态,进行直飞,以飞龙现在200k/h的飞行速度,飞行一个小时后转弯就是半径200k。

“你们来看看,这个山是不是骊山?”杨韦看着显示器说到。

大家围了上来,“我们是逆时针飞行,而且刚才直飞是研制东南方向飞行,那这遇到的第一座30公里以内的山,就是骊山了,没错。”唐昌宏分析道。

杨光这个时候,把刚拍摄的骊山的图片做了二次处理,眼尖的杨辉叫道“你们看,山上是不是有人?山下的人更多!这是什么,怎么有点像榴弹炮?”杨辉指着显示器说。

“好像这个是帐篷?”唐昌宏补充说道。

杨韦好奇的把飞龙拉到2000米后,又盘旋了几圈,想看个清楚。

看了一会后,陈东风确认这是有部队在演习或者训练,顿时感觉头大,要知道我军保密工作一直是强项,要是知道有人在天空偷窥他们那还了得?

陈东风想到这连忙对杨韦说“快,快走,离开骊山,军方在演习。我们不能看”

围着的众人,这次吓了一跳,军队铁的纪律可不是闹着玩的,杨韦立即操作着飞龙离开了骊山范围内,但是飞龙的速度和高度实在提升不了,也只得3-4分钟才离开骊山范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