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飞龙初议 设计不易(2 / 2)

加入书签

“说这么多,就是只能用模拟信号传输呗!”杨辉打断杨韦,“模拟信号传输有缺点?你好像不情缘实用啊?”

“主要还是视频信号的加密问题,如果没有加密的话,那不就任意一台电视机只要调制好频段都可以接收到我们的信号了。还有就是模型信号传输可能会有信号质量问题。”杨韦把他的顾虑说了出来。

陈东风听完后,立马就接过话茬:“阿韦,我们又不是真去打仗,不加密有什么问题吗?再说到信号质量,更关键的还是摄像机的选择吧!机枪的射高也就200米左右,高射机枪的射高大约有2000米,高射炮的射程会达到12000米以上,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先不考虑,单就机枪的射高而言,飞龙的飞行高度应该控制在200米以上。所以摄像机拍摄能力要达到200米以上,最好是可以调焦的以应对不同的飞行高度。大家怎么看。”

“可以用s型飞行进行规避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吧!”杨辉对不理会高射机枪和高射炮表示不解。

“主要是我们的目标太小了,这两个防空的武器都是针对战斗机的,而且飞龙比较重速度低,我预设的场景是从2000米高空降落后,发射完导弹,直接拉升走人。”

三人对陈东风这个设想仔细讨论了下,认为具体降落高度还是要看制导导弹的发射距离。这个暂且先不谈,现在关键就是飞龙能不能看得见,看得清。

“摄像机的问题,主要是多镜头的问题,想要实现自动变焦目前只有数码摄像机,目前还没有成熟产品。所以只能配多个镜头来实现变焦。至少200米的一个2000米的一个,具体多少个还要看镜头转换的方式。但是需要进行改造,不知道厂家接受不接受定制的要求?”

“这个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还是交给黄院长吧,我们先把合理的切换方式给设计出来,还要考虑道飞龙内部空间的问题。昌宏你要配合阿韦下。”陈东风安慰道。

“没问题,刚才我还想到一个问题,镜头是内置后,下方机体蒙皮是用透明玻璃面呢?还是直接设计一个可开关舱门?”

“舱门可以完全打开还好说,如果办开的话会挡住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吧!还是直接来个透明玻璃比较直接。”杨辉建议到。

四人讨论了下,觉得凸镜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玻璃的强度要大。

“还有我没说了,我也查找了大涵道比发动机的相关文件,大涵道比比小涵道比设计要复杂很多,而且飞龙要考虑恶劣天气巡航的情况,那么就要在测试重加入吞水和吞沙实验了。这需要反复的实验。再有就是风扇的设计问题,现在的大涵道比风扇为了减小质量都是空心风扇,这里面涉及到材料和加工的问题,还有就是风扇气流的内外分配问题。难点还是很多的。”杨辉把他对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认识说了出来。

“那还是各自分工吧,我和杨辉复杂大涵道比发动机了,杨韦和昌宏复杂飞龙结构和摄像问题。我们先拿一个初稿出来,再向黄院长开口。”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