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你也来吧(2 / 2)

加入书签

虽然王阊不懂书法,但是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有的,杨墨白刚刚那句的潜台词,明明就是“这写得什么垃圾!”

“恩,略懂一二!”

倒也没有反驳,杨墨白伸手翻了翻那张没写完的宣纸,随意的点了点头。

“说说,说说,这字哪里不好了,我感觉看的挺漂亮的啊!”

总算逮到一个懂行的,还是自己的老熟人,王阊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刨根的机会呢。

“《何如帖》笔画清劲,雅静宜人。整篇作品气息静谧婉丽,无一丝渣尘。用笔练达爽峻,如铁削泥,显示出一种肯定与从容的意态。线条虽细,但筋、骨、血、肉无一不全。用笔多有侧锋,然并无扁薄之病。结体秀长飘逸,已完全脱去隶书的痕迹。”

没有看王阊,杨墨白慢慢放下手中的宣纸,低声说道。

“乖乖,这么厉害的么?果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啊!”

“想什么呢!”

直接打断了王阊的感叹,杨墨白没好气的解释道。

“我说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原作,这幅字临摹的就是书圣的《何如帖》!”

“这样啊,那你说说这字怎么样?”

王阊这才恍然大悟,王羲之他熟啊,害他背《兰亭集序》的那个瓜娃子。

你说聚会就聚会吧,吃吃火锅撸撸串什么的,再不行高雅一点听听小曲唱唱歌就好了,人家偏偏要给你整个什么流觞曲水,往了再来个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话说王阊的这个番吐槽唐羽不知道,否则一定会将之引为知己的。

想想当年被丞相支配的恐惧,老乡这么坑老乡,太不厚道了!

“整体的字其实还行,但是如果用书法来评判的话,那就一文不值了,你看这字,王右军的是字细,当筋骨全,这个明显没做到,而且下笔迟缓了,整体意境就有所欠缺了……”

“那么王右军的原贴你怎么看?”

话还没说完,耳边突然传来一道厚重的男中音,杨墨白下意思的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高瘦干事此时正带领着的两个学生在那进行临摹,而另一个则是站在一旁观摩,没有人跟自己说话啊。

再则,那道声音明显不是王阊所有的。

愣了一下的杨墨白连忙转身看去。

果然,自己身后此时正站着一个双手背在身后的人影。

大约五十岁上下,国字脸,虽然两鬓有些斑白,但是却被整齐的梳在了脑后。一声米兰色的修行服,上面绣着一朵莲花。

“老师好!”

不用想杨墨白就知道这一定是个老师,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老师,但是不妨碍杨墨白问好。

“不用那么拘束,我就路过,看门开着,进来看看!”

刚发现有老师进来正准备前来招呼的高瘦干事被杨墨白面前的这人一个眼神示意了回去。

“刚刚听你在评判这幅字,说的挺不错的,那么你觉得书圣的原贴何如?”

“学生惶恐!”

再次听到眼前这人的问题,杨墨白下意识的告了声罪。

评判案上的作品,杨墨白敢,但是说要评判书圣的作品,杨墨白是如何都没这个胆量。

“没事,就随便聊聊,说说看法而已,别那么拘谨嘛!”

抬手拍了拍杨墨白的肩膀,老师笑着说道。

“额,那我说了?”

“说吧说吧!呵呵呵~”

“其实我觉得,原帖笔毫铺行中,线形变化无端,形取章草之意,简洁明快,就是因为用折纸书写,而使笔毫受挫。虽然笔致宕逸,但就是有点不自然,如果书圣用平宣写就,估计应该就很好了,恩,就这些了!”

说完,杨墨白不有点心虚的瞥了眼前的老教师一眼。

“哈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