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打听打听(2 / 2)

加入书签

其实张御史这倒是猜错了,自贡百姓们对于青楼,跟大宋其他地方的看法是不同的。

欢族百姓对于青楼这种自古有之的地方,其实是怀着很深的感的。根据有没事干的文人考证,说这个欢族人在刚刚出现没多久的时候,因为出生人口不多,经常面临亡族灭种的危险。因为这个原因,欢族百姓就专门开辟了让族人多生孩子的习俗。

这种多生孩子的法子在汉族人看来简直就是胡搞瞎搞不知廉耻。就是让女子尽量跟多个男子发生关系,一切都以怀上肚子为目的。

不管是不是一个爹,也不管爹是谁,只要能多生孩子,孩子越多,这个女人在族中地位就越高。

于是自贡之地的青楼,在初期时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青楼。而是一个为了维持族群的延续而不得不为的一个承载了欢族人想要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一个地方。

只是后来经过无数代的演变,欢族人渐渐增多,并且在天下各地都有自己的族人,再加上有识之士和读书人的出现,他们也渐渐意识到以往的这种做法是不太好的。

于是才废止了那种胡乱交-媾的习俗。

但即便如此,欢族人也绝对不像汉人那样讲究礼法。

青楼,在他们眼里,也不是那么的不堪。跟书院的区别只不过一个是读书的地方一个是享受的地方,二者就像人一样,要学习也要享受,二者缺一不可,二者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但张御史不太明白这个况,所以他以为这里青楼跟书院共存,只能说明这里是寸土寸金的繁华之地,他以为青楼开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繁华值得花重金在这里开青楼,可以挣到钱。

而书院,是学政司觉得有必须要在这里树立一个标杆,来感化下这些乱七八糟的欢族百姓而刻意为之的。

就像类似于在白骨累累的战场上建造一座寺庙来。

张御史全然猜错了这个况,但没关系,并不影响他在这里打听消息。

走进一家茶楼。

在一楼靠窗户的位子上坐下,旁边的几桌都坐了人,大家都在一边喝茶吃东西一边高谈阔论。正所谓酒肆茶楼正是百姓们谈论天下大事小事的最佳地方。

在这里的每个高谈阔论的百姓都好像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圣贤一样,不停地表达着如果这皇帝是自己来做,那一定能让整个天下河清海晏、安居乐业,再无任何痛苦麻烦。

,

,

,

,

,

,

,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