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国士与国耻(2 / 2)

加入书签

“如今家中几口人?”

“罪臣有一妻一妾,生得二子三女,大女儿前年出家,大儿子去年也已经成亲。”

“好。”圣武帝第二次说好,接着又是一阵沉默。

“说说私贷的事情。”

“私贷业务三年多前兴起于一些小的私人钱庄。由于这些年国家太平道路通畅,无论陆运还是潮运都十分方便,再加上国家政策也支持通商,所以商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崛起的企业需要资金但又无法有充足的担保往往在国家钱庄中是拿不到钱的。因此他们更多的会拿自己的企业或财产做抵押找这些私人钱庄借贷。当然这种只是最普通的贷款业务,因为这些私人钱庄原本就有足够的银子储备,也算不得是私贷。可就是近三年的通商环境太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兴起后加入了贷款的大军。于是有一些人并没有资产也不是钱庄,他们开始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获得大企业的支持从民间收取民众的资金然后再转手贷给这些企业,在中间赚取双方利息的差价。”

“这其中虽然缺乏监管,可近年来国家通商顺畅,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还不上老百姓的借贷?”

“大部分有底子的私人银行自然不会胡乱放贷,他们本就是专业人士,深谙此道,正常的贷款业务自然没有问题。可后来的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家伙们在利益之下便失去了理智,他们本就是一些市井无赖或是不学无术之人,哪里运营得好如此高端的业务,因此大多数款项没有经过风险评估就胡乱借了出去,结果自然是有去无回。这些家伙们看到钱有去无回为了活下去只得再以高息骗取更多的钱。”

乾泓伊转过身来:“说说那些走后门,官商勾结的事。”

“依据帝国历法,所有企业必须在各地官府衙门缴纳税银填写经营项目经过**后才能获得证照。并且对于这些企业每年都会有税收考核,年税不合格者官府会撤销其经营资格,以保证市场商家数量的稳定。”

“经臣调查,仅京都所在王省如今有百余名官吏参与乱发证照,这些获得证照的企业以各种虚假的经营业务为由向私贷套取大量资金。其中四十名官吏更是直接与私贷合作,参与暗箱操作骗取私贷贷款。总涉案金额白银五亿三千七百二十四万两。”

“赵昆宁,好你个赵昆宁。仅仅一个省就有五亿多两,三年多了你居然一点都没有察觉?你是干什么吃的?”乾泓伊大声喝问。

“臣有罪,臣请求辞官返乡。”赵昆宁将头死死磕在地上不敢抬起分毫,如今的形式本就是他自己求仁得仁。

看着地上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乾泓伊心中百感交集。以他手上所掌握的情报机构自然早就知道私贷之事。并且此事脉络实在过于简单,又已经经营了三年多的时间,他自然也清楚赵昆宁的谋划。只是如今他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离那知天命也没有几年,他等不起也不想再等了。

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二十多年的节俭治国,还富于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已经等了二十多年,那岂不是君子之上的圣人境界。

乾泓伊有些自嘲,更多的却是愤怒。自己算哪门子的圣人,做皇帝的又哪里能是圣人。

为什么?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自己最信任的最忠于自己的人才,为自己的理想而舍身赴死,为什么不是那些酒囊饭袋,为什么不是那些宗族中无用的蛀虫,至少这些人死了他不会那么的心疼。

乾泓伊低下头,他觉得夜风更冷了,以至于他的声音都有些许颤抖。

“你有罪?你有什么罪?当年朕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你,这几年来你也是兢兢业业为朕打理好整个天下的银钱。若说六部尚书中哪个位置最难坐,朕知道是你。数代帝王轻徭减赋,还富于民。这国库自然是捉襟见肘,如今满朝文武都知道朕要对参门岛用兵,工部和兵部更是每年花钱如流水,税收年年入不敷出。赃银五亿三千七百二十四万两,你以雷霆手段短短两个月就追回了四亿七千三百九十八万两,朕知道这些人其实早就在你的掌握之中,恐怕很多企业的银子还没转出去就被你抓了个正着。朕又不是个傻子,让朕如何治你的罪。你这明显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为国库敛财,为朕敛财。若说有罪,那是朕的罪,朕一心雪耻,近年来穷兵黩武有愧于卿。”

“微臣死罪,臣死罪啊!”赵昆宁突然抬头高呼,脸上已满是泪水,接着重重磕下。“陛下圣名,哪容得半点污秽,是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乾泓伊蹲下身来,抱着满头血污的赵昆宁,圣武帝的头依然高高抬起遥望夜空。

很多事情,肩头放下了,心头却永远也放不下。

次日,赵昆宁引咎辞职被贬为庶人,外放千里。

圣武帝则是颁布圣旨,大力打击民间私贷,从严从重处理,根据赵昆宁留下的证据,国库追回赃款二十亿两,斩首非法集资商人三千多名,因此获罪或杀或流放的官员五百多人。

老百姓拍手称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