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司马老了(1 / 2)

加入书签

关于“仙人立国”的事情,郑政和太爷没有讨论太多。

太爷相信,眼前才略足备的太子爷,对于“仙人立国”一定考虑良多,不需要他这位很早便归隐的大司马,忧心谋划。

何况,他也没有什么良策,只能寄希望于“爵公洗天下”。

接下来,二人说起“敕封城隍”的事情。

没错,郑政说得很明白,之所以要太爷来做这位城隍爷,就是为了聚拢人气,帮助太爷,再迈出一步。

只是,敕封城隍的事情,不能着急,需要在清流立国,尘埃落定之后,再稳稳当当,给大司马敕封神位。

太爷明白,敕封城隍是一个由头,是傅菊前来清流城的由头,也是一个震慑,是告诉清流公,清流是大玄的清流。

无需多想,太爷知道,清流城也知道,傅菊这位现任大司马,一定带兵前来,而且是大军。

太爷没有问及傅菊,也没有问及多少兵马南下。

但是,郑政说了,直言相告,很坦诚。

大军二十万,一路南下,明天就能到达清流城,傅菊之所以在今天傍晚,先一步进城,就是为了夜访,掩饰他的太子身份。

听到此处,太爷皱起了眉头,担忧道:“二十万,黑鹫子旗所属各部,也不过就是二十万吧,殿下说的不会是这二十万吧?”

大玄军中,除卒子旗外,还有鹫子旗,旗分黑白,黑鹫子旗所属各部,乃是王室精锐。

白鹫子旗,则是各部诸侯辖军。

譬如,清流大军,那杆军旗,就是白鹫子旗。

大致来讲,除却行踪最神秘,战力最强悍的“黑卒子”外,若论战力,就是黑鹫子旗下各部,直属王室的二十万大军,战力最猛了。

其次,就是清流大军。

不止,清流大军,以前其它三公,所属辖军,战力同样非凡。

再次,便是那些大大的诸侯辖军。

而黑鹫子旗,所属各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拱卫王室,震慑八方,甚少离开朝武左右。

即便那次北伐,太爷身为主帅,也只是带走了十五万,依旧留有五万,镇守国都。

按照太爷的估计,清流大军,不说驻守海边的楼船士,单单陆地甲士,就不会少于十三四万。

这还不算,蠢蠢欲动的桐花候,桐花甲士虽然战力不强,但是也是接近十万兵力,不容觑。

想要吞下清流,二十万大军,根本不够!

除非,是那黑鹫子旗下,二十万大军。

郑政明白,大司马一定是在担忧国都空虚,恐有不测。

看向面前,虽然垂暮,依旧心忧国事的老人,郑政心头如有暖流,这就是国家砥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们大玄王朝的大司马。

二十年前,那场山洪,三千儿郎里,复姓司马的大有人在。

他知道,大司马的儿子,侄子,孙子,侄孙,应该是十六人,尽皆埋骨声山,只有一位最的孙子,没有参军,留在老家。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叫桃树的那个娃娃,就是大司马最的孙子那一脉的骨血了。

对于他郑政来说,声山之耻,是国恨。

对于大司马来说,声山是他司马家的墓碑,是国仇家恨。

郑政轻声道:“大司马勿忧,大司马有所不知的是,黑鹫子旗下,不是二十万,是二十五万。而且,这一次,南下大军中,只有十万黑鹫子,其余十万只是白鹫子。”

郑政神秘一笑,接着说道:“当然,仅凭这二十万,还是不行。但是,如果加上五万‘黑卒子’呢?”

太爷初始愕然,继而震惊。

一开始,太爷没有明白哪来的五万黑卒子,随后,便想到,这位孩童年纪,便住入军营,声望颇高的太子爷。

怎么会仅仅只是接受磨砺,太子爷一直在秘密扩军。

且不说,黑鹫子旗下的精锐,太爷震惊的是,太子爷竟然把“黑卒子”扩充到了五万。

这才是太爷既震惊又高兴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