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小轿车与可持续发展(2 / 2)

加入书签

专家还指出,轿车的规模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能源支撑条件,国家应从长计议,统筹安排。

印度原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大力发展私车,后因国家难以支付进口石油的外汇而改为发展公共交通。

我国与印度能源条件不同,但是他们的经验仍有参考价值。”

港香科大陈立民教授建议——“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陈立民教授说:

“面对轿车与城市发展这一新问题,我们应当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

轿车在城市,只讲发展和只讲限制,都是不全面的。

实际上,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问题之一,即不发展轿车是不行的,国家有困难要发展轿车,国家也有很多困难。

我们要全面系统地研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轿车的发展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

‘轿车进人家庭’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我们应当努力克服轿车发展中将遇到的困难,使其得到应有的、合理的、健康的发展。”

沈笑夫一边聆听,一边点头,深以为然。

这时,来自米国斯塔福大学的留学生王中阳发言了。

沈笑夫觉得,王中阳年纪不大,二十多岁,沿海地区口音,混着一些洋语气。

王中阳说:

“应该未来城市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切实加强综合、加强统筹规划。

综合部门应真正地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使汽车产业部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能源部门及有关方面的政策,能融汇成一个综合性的政策,通过统筹规划,使轿车与城市协调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以下的基本观念,对于我们的认识和决策将是必要的:

一、发展的观念。

只有通过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和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方能最终解决。

轿车要发展,城市也要发展,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适应轿车的合理发展。

因此,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应给予必要的保证。

修建城市道路、立交桥及停车设施所需的资金,现行城建资金渠道是无力承担的,国家在政策上应及早决策,增辟财源,将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予以长期的、稳定的支持。

要尽早研究并建立一套制度,把轿车的发展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联系起来,使轿车给社会带来好处的一部分返还给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使轿车生产与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发展。

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近期的发展不要为远期的发展制造障碍。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轿车在我国宜实行适度合理发展。在大城市的中心地段,对轿车的行驶,也应有适度控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

我们要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轿车工业发展,促进轿车逐步进入家庭,促进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

同时,国家也应当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