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世博会就是一所大学校(2 / 2)

加入书签

高层领导曾这样形容:京都申办奥运会已经成功,如果沪上申办世博会成功,将成为我国21世纪初发展的双引擎。

其次,2010年世博会若在上海举办,展期将长达6个月。即使最保守的估计,观众人数将突破5000万人次,甚至可能打破6340万人次的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

无论是展期的持续时间还是参观的总人数,都远非奥运会所能比及。

此外,在增进国际高层的交往方面,世博会更显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世博会与奥运会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开、闭幕式有各国领导人参加外,展会期间大部分国家都将举行‘馆日’活动,各国首脑、至少是部长级以上的领导人都将参加,从而有效促进各国政府首脑、国际社会高层人士的交流。

舒焕大声道:

“我觉得,世博会会址凸现‘亲水理念'

沪上决定将世博会的举办地选择在城市的母亲河———黄浦江边。

综观世界的著名都市,多在大海或河流旁边。

沪上将世博会择水而居,优势多多:

第一,在黄浦江边,符合世界最流行的“亲水理念”。

第二,沪上正对母亲河沿岸进行改造,会址符合国际展览局希望世博会的会址选择在一个未开发、有潜力的地区的要求。

第三,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离沪上的心脏———人民广场很近。会址周边,既有见证上海700年历史的城隍庙,也有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外滩,更有现代沪上象征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见到舒焕说得振振有词,曲巧梅很高兴,表扬道:“我的儿子善于思考问题!不错啊!”

沈笑夫为小弟子竖起了大拇指!

这时曲巧梅说:

“我们少年郎公司开会时说:回想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当年我国有数千人乘船赴日专程参观这个博览会。

日本世博为什么孩子居多?

这次世博会大门口却挤满了吵吵嚷嚷的中小学生,而成年人却很少。

当时我国的观众一度以为走错了地方,但世博会大门明明就在眼前。

这使我国观众迷惑不解:中小学生懂什么?怎么到世界博览会这样深奥的地方添乱?

当我国观众随着学生洪流一起拥进会场时,映入眼帘的是目不暇接的奇形怪状、五光十色、交相辉映的各国展览馆。

使我国观众奇怪的是,有的国家馆显得很冷清,但当看到日本馆时,四个馆门前都排着大队,要等待1-2个小时才能入馆参观,而那些日本学生正在这里等候。

我国观众也十分好奇地排起了队。

一进计算机与机器人展馆,门口就站着个机器人在发一张展项说明。

进馆后,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机器人世界:有的机器人在弹钢琴;有的机器人在讲故事,介绍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再进入生物馆,令人难忘的是一棵大西红柿‘树’,它像藤萝一样爬满架子,上面挂着上万个红红的西红柿。

日本讲解员面向学生高声喊道:

‘我们日本是资源缺乏的岛国,但我国又是个出口大国,靠什么?

全靠日本人的智慧。你们看,这棵西红柿在开馆前培植,现在已结了西红柿一万多个,这一棵西红柿你们家一年也吃不完。

不用遗传基因等新技术,只要合理、科学地利用阳光、肥料和水,我们就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只要我们年轻人一代一代掌握创新科学技术,虽然我国国土十分狭窄、人口密集、资源贫乏,但一样成为世界强国!'

讲解员赢得了学生们一阵阵掌声,显然上了爱国家、爱科学的生动一课。

当我国观众走出展馆进入大院,并不像想像中的摆放着机器、汽车等大家伙,而多是启迪智能的‘游戏’。

我国观众挤进学生群,看到一个没有支撑,也没有悬挂的孤立地在空中的水龙头不断喷出水。

有的大人就问孩子:‘水从哪里来?’

很多孩子傻了,有一个孩子欢叫:‘我猜到了!水柱中有个人们眼睛看不到往上注水的玻璃管,而后又让水顺着玻璃管流下来!’

这些科学游戏无疑大大唤起了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受到了教育。”

舒焕叫道:“对对!世博会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一切社会活动纳入教育人的轨道!这好像是哪里的标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