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东风雪铁龙凯旋行驶时水温过高检修(2 / 2)

加入书签

按照发动机做功的顺序1-3-4-2对故障车汽缸漏气量进行检测,1缸的漏气率在10%以内,正常;

3缸的漏气率为714(图1),超出极限值,且在测试时发现储液罐中的液位不断上升,由此可见3缸与水道之间存在对冲。

4缸和2缸的漏气率均在10%以内,正常。

最后,沈笑夫用电子内窥镜查看汽缸3的内部情况,发现3缸活塞顶部有明显水迹,因为冷却系统压力过高时,冷却水从泄漏点进到活塞顶部。

对发动机进行解体,拆除汽缸盖后并对汽缸体进行检查,发现汽缸3的平面上有一个小黑点,有明显的烧蚀痕迹,活塞顶部有明显的水迹。

检查汽缸垫时发现与汽缸体烧蚀点对应位置上也有类似烧蚀的痕迹。

故障点虽然找到了,但还要找到故障根源。

沈笑夫用刀口平尺对汽缸平面度进行测量、横向测量时,发现缸体上的3个点均超过极限标准005,说明汽缸体表面不平整。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汽缸盖上的平面度,均符合要求。

沈笑夫心想,该车故障现象是水温高和散热器上水管脱落,水温高故障原因:冷却液循环、散热器通风、发动机机械、制冷系统、水温显示等几方面存在故障。

散热水管脱落故障原因:1水管卡子本身或安装有问题。2水管卡子的箍紧力承受不住冷却液中的气体压力。

针对散热水管脱落第2个原因,一般4s店的检测方法为:

1冷车启动后的数分钟用手捏水管,如温度不高而鼓胀,可确定废气进入冷却液。

2用冷却系统专用压力表测量冷却系统密封性,确定水道是否与汽缸筒连通。

3测量储液罐盖开启压力,确定开启压力是否失准,规定值14~16bar,超出范围则是罐盖问题。

4打开储液罐盖,启动发动机,将尾气仪探头放在罐口,确定是否有燃烧废气。

根据维修保养档案来看,第一次维修时,维修人员既没有采用4s店的四项经验检测(时间花费不多),也没有采用遇到未曾见故障时的分析判断,只是针对第1个原因重新安装上水管。

如果业务接待人员开出工单“安装上水管”,说明接待人员需提升业务能力,维修人员也不应该机械执行。

如果接待人员开出“检查上水管脱落故障、安装上水管”,说明维修人员维修缺项或者没有技术能力维修。

第二次维修,维修人员同样没有分析上水管脱落原因和针朴胜检测,在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更换水箱、水泵,增加客户维修费用而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沈笑夫现在的诊断维修,实际上是第三次。

自己虽然不具有水管脱落的维修经验,但具有对没遇到过故障的分析思路和检测方法。

沈笑夫观看了排故全过程并作记录,维修人员对冷却系统密封性测量、储液罐盖开启压力测量、汽缸压力测量、汽缸漏气量测量、内窥镜查看汽缸内部,最后判定3缸汽缸垫穿透。

经拆却果然是汽缸垫烧蚀。

沈笑夫维修汽缸体,更换汽缸垫,并按照维修手册上的要求对解体的发动机零部件清洗、检查、测量,装复发动机,清除系统故障码后试车。

发动机动力正常、水温正常,故障被彻底排除。

做完本体之后,沈笑夫心想,本案例中故障车的车龄较长,行驶里程高达16万k。

该车出现水温高的故障后持续行驶了一段时间,并在冷却系缺水的状态下行驶了一定的里程。

据此分析:冷却系缺水,发动机温度过高,从而导致汽缸体变形。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故障现象未出现的原因在于发动机处于低速时,冷却系统处于小循环状态,持续的冲击力不够大且时间短。

同样,对发动机进行汽缸压力检测时,汽缸压力均正常。

在检测汽缸漏气量时,5bar的压力进入汽缸内,在一定的压力下持续时间长,空气通过汽缸垫进入水道,从而使冷却液的液面升高。

自己在试车时,水箱上水管膨胀和储液罐内的液位升高是由于汽车在负载和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混合汽不断进入水道内。

当水道内的气体超过安全阀的泄压能力时,就会在冷却系统中薄弱环节,例如:水管、水箱、水泵等处爆发,直接损坏部件和车辆,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