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京现代的故事(2 / 2)

加入书签

2006年的春天,北京现代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为第二工厂和技术中心举办了奠基仪式。

根据当年的规划,第二工厂将在2008年底达到年产30万辆的生产能力。

要知道,在2005年初,北京现代的总产量是20万辆出头。

仅仅一年之隔,北京现代就把生产线设计到年产30万辆。

在当年那个消费需求还没得到充分释放的环境下,北京现代的规划显得十分超前。

更具有超前眼光的是北京现代的自主研发意识。

随着第二工厂的落成,北京现代开始了又一个全新的征程:自主研发。

日正,就是俚语中的“如日中天”。

2007年,发生于美国东海岸的一场“华尔街海啸”很快地席卷了全球,全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然而,北京现代却成为这场危机中少有的“漏网之鱼”。

2008年2月的北京还未完全从冬天中苏醒过来,但从北京现代第一工厂总装车间中传出的倒数声和欢呼声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些许暖意。

伴随着一辆黑色途胜suv驶出车间的,是北京现代“63个月完成100万辆新车下线”的传奇纪录。

北京现代成为国内实现累计产销100万辆用时最短的汽车企业,“现代速度”成为在业内广为传扬的佳话。

“现代速度”的背后,是一代人如同永动机般的连轴运转。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车企如同逆水行舟。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北京现代紧抓采购体系建设、销售机构调整、未来产品规划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作谋划。

2008年10月,北京现代通过大区调整,成立三大事业部、12个办事处,实现销售中心前移,提升市场应变能力,为大危机期间保持“现代速度”保驾护航。

晡时,太阳偏西。

太阳东升西下,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对于北京现代成立7年多时间以来所创造出的一系列传奇成绩,有声音质疑这些终究是昙花一现。

然而,北京现代再次给舆论“上了一课”。

2009年,尚未平复的次贷危机并没有让喜爱北京现代的消费者勒紧裤腰带。

经历各月销量的节节攀升,北京现代2009全年销量达到了57万辆,实现了94的同比增长速度。

“一年内实现销量增长三级跳”成为车界广为流传的佳话。

这一增速位列当年国内合资车企之首,使北京现代坐稳了国内车企产销量第四宝座。

然而,“吃饱饭”的北京现代并没有自吹自擂,而是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2010年,北京现代定义为内涵式增长管理创新年。并正式提出了“ds”(中高级轿车suv车型)战略,下定了迈向中高端化的决心。

在“ds”战略的指挥下,北京现代把重点放在了提高中高端轿车和suv在整个车型销量中的比重。

明天,北京现代将迎来怎样灿烂的未来?

看完这篇文章,沈笑夫满意地合上书,倒头便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