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争抢比亚迪纯电动车(2 / 2)

加入书签

令人欣慰的是,早在2008年京都奥运会开幕之前,我们就看见了一些自主品牌带来的混合动力车型。

如今,我们比亚迪又带来了双模电动车!”

林双喜说

“我看了一则报道,说比亚迪年轻的掌门人王老板,人称技术狂人′、汽车狂人′、颠覆者′。

他对技术极为痴迷,逆众人之意造汽车、造电动汽车,还宣称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老大。

颠覆者大多具有疯狂的气质,都不循常理,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王老板正是如此。

在他眼里,一切皆是纸老虎′,一切都可以颠覆,一切都可以改变。

真了不起啊!”

听到这里,吴总高兴地笑起来,然后说

“2009年1月12日,北美国际汽车展在米国底特律盛大开幕,比亚迪首次进入主展厅。

比亚迪展出了双模电动车f3d以及纯电动车e6,刚刚投资比亚迪的巴菲特也到场助阵,吸引了不少关注。

米国《纽约时报》对比亚迪进行了专题报道,介绍了比亚迪的电动车。在当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成了许多人的希望。”

林双喜说“你们真是太牛了!所以我们求之若渴啊!”

吴总接着说

“2007年8月9日,在深市龙岗,比亚迪坪山基地落成,基地面积达180万平方米,共削平了30多个山头,填平了120多个鱼塘,挖出了750万立方泥土;

基地内配有发电厂和56座生产厂,数万名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

比亚迪第二款新车f6也从这里走下装配线,正式亮相……

看着这一切,比亚迪掌门人王老板不免豪情大发,放言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2015年要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

如此豪言,一时间震惊业内外。

在坪山基地落成的十二年前,也就是1995年,29岁的王老板刚刚辞去国企安定的工作,和十几个创业伙伴在深市莲塘一个破旧的车间里敲敲打打。

那个破旧的车间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活动场所,白天搞研发,晚上打地铺。这是王老板创业的开始。

对于辞职,王老板表示当时并没有犹豫,坚定自己能行。

当他向表哥借钱创业时,表哥难以理解你是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冒险下海呢′

王老板执拗地坚持我是研究电池的,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哥大风行于市,王老板看准了手提电话电池是个新兴的大市场。

恰巧在这时,日国宣布将不在本土生产镍镉电池,王老板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定生产镍镉电池。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老板还是坚定地投入镍镉电池的生产,并在1995年底获得了当时宝岛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全球电池价格暴跌,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飞利浦、松下等都转向比亚迪采购电池。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比亚迪就成为了电池行业的领导者。

随后,比亚迪介入技术难度较高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生产。这两个领域同样是日国企业的天下,一个成立仅三年的小公司要挑战三洋等世界巨头,不免让人笑话,但王老板还是做了,并且获得了成功。

现在,比亚迪的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均已占到第一位,比亚迪成为世界排名前两位的手机电池制造商。”

林双喜感叹

“我就佩服你们公司,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豪气!霸气!

厉害了,我的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