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疑虑(一更)(2 / 2)

加入书签

想到今天的事情就觉得委屈,又想到张赞夸叶棠采那一句识大体,这是在打她的脸吧她心里便像有蚂蚁在啃咬一般痛得发酸。

“大奶奶,你吃些樱桃吧。”这时一名丫鬟捧着一个水晶果盘过来,上面放着红艳艳的樱桃。

叶梨采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就说“这个好吃,哪里来的”

那丫鬟笑道“这是大奶奶你的娘家送来的,说是白河村庄子的收成交上来的,靖安侯府足足有好几大筐,所以送了一大筐来给大奶奶。”

叶梨采一听是叶鹤文送来的,“有一大筐怎么不送到祖父和母亲那边”

丫鬟笑着说“已经通知过太太,太太说这是大奶奶娘家送来的,就送到大奶奶屋里。如果大奶奶想分出去,就分。”

叶梨采想了想,就问“什么时候送来的”

“大奶奶你刚出门,就送到了。”丫鬟说。

叶梨采想了想,她在定国伯府呆了快一个时辰,但靖安侯府却没有把樱桃送到定国伯府,显然,祖父只送了她樱桃,而不送给叶棠采。

想到这,叶梨采又高兴起来“把一筐分出去,另外用篮子装起一些,放到通风的地方。柳儿。”

“大奶奶。”柳儿走过来。

“明天一早,你就把那篮子樱桃给大姐姐送去。拿笔来,我给祖父回一封信,说好吃。”

“是。”柳儿笑着走开。

明明两个都是外嫁女,却只送她家大奶奶,不送叶棠采,瞧瞧她家大奶奶多得娘家爱重。

第二天一早,柳儿就到靖安侯府送信。

叶鹤文接到叶梨采的信,夸赞樱桃好吃,老脸笑得像朵菊花。

想到那张曼曼马上就要嫁入太子府了,自己也能往上帖,不知多高兴。还是二丫头有用

柳儿到靖安侯府送完信,就坐着小马车往城北定国伯府而去。

叶棠采正在榻上看话本子,秋桔来报“姑娘,柳儿来了。”

叶棠采皱了皱眉,放下书。

“褚三奶奶。”柳儿已经走了进来,把樱桃放下“这是我家大奶奶送给三奶奶的。”

“嗯,多谢。”叶棠采头都没有抬,只淡淡地应了一声。

柳儿一噎。

“如何还有事吗”叶棠采这才抬起头来。

柳儿整个人都不好了,她送东西来,褚三奶奶不是该夸赞一声,然后再问这么好的桃樱哪来的吗这样她才好起话题啊

“这个樱桃是靖安侯府送来的,怎么,三奶奶没有收到”柳儿说。

叶棠采眯了眯眼,然后呵呵哒“你不知我没有收到吗既然这样,为何又巴巴地送这一篮子来”

柳儿吃瘪,便胡扯一通好圆回去“我家大奶奶说想跟三奶奶换着吃。哪里想到,三奶奶这里居然没有,呵呵呵。”

明明是来摆显自家主子更受娘家爱重,为什么没有想像中那么爽

“没事了吧咱家三奶奶还有事要忙,就不留了。”秋桔冷冷地道。

“那我走了。”柳儿说着就转身出屋,一边走还一边说“唉,家里这么多樱桃吃不完怎么办腌成糖绩好了。”

看着柳儿消失在院门的身影,秋桔直运气儿“大家都嫁人了,还不能安生一些大老远的跑来作妖得瑟个什么劲”

埋在书里的叶棠采嗤一声笑了,“秋后的蚂蚱,咱们就看她再蹦哒几天吧”

秋桔一怔,以为叶棠采不过是自我安慰,便没有多说什么。

却说张曼曼那晚回到房之后,就把自己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写到了百福符上。第二天一早,皇后身边的嬷嬷就过来收百福符。

张曼曼笑着把装着百福符的百蝶穿花锦缎荷包给了她。

那嬷嬷接过荷包,翻了翻,笑道“张姑娘这荷包真是好看,是自己做的吧”

张曼曼小脸微红,点头道“嬷嬷笑话,的确是自己做着把玩的。”

“张姑娘不要谦虚,这绣功可比包姑娘和乌姑娘好多了。”

张曼曼眼里闪过高兴,以为嬷嬷只是在称赞她的绣功。以前她和另外两名待选一起在宫里给皇后娘娘做刺绣,皇后娘娘看着她的绣品,却没夸赞过谁。

现在这荷包居然得了皇后亲信的夸赞,张曼曼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这底料也喜庆,红色的。包姑娘和乌姑娘的荷包,也是来装百福符,却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粉色,没有红色寓意好。”嬷嬷笑道。“奴婢该走了。”

说完,那嬷嬷就转身离去。

张曼曼却浸在嬷嬷的话里回不过神来,装百福符的荷包等等,三个待选里面,不是只有她一个获得娘娘的赏赐吗怎么另外二人也有

张曼曼想着,就走到孟氏屋里。

孟氏正在计算着这个月的内帐,看到她就抬起头“你来了刚好,也帮为娘算一算,虽然你以后是侧妃但保不定也有掌中馈的时候。”

张曼曼捂着小脸笑了笑,坐到她身边“娘,刚刚余嬷嬷把百福符收走了,但她说她也收走了乌姑娘和包姑娘的百福符。”

孟氏一怔,抬起头来“怎么回事三个待选里面,不是只赐给你了吗”

三个待选,皇后娘娘的态度一直很明确,若有什么赏赐,张曼曼的总是比另外二人好。那态度显现而见,皇后娘娘已经看中了张曼曼。

现在这不多的百福符,也跟以前的惯例一般,张曼曼有,另外两个没有。但现在却

“我也是这样想的,当时赏赐时,皇后娘娘也说这符稀缺,只给我但余嬷嬷却怎么她们手里也有”

“可能只是多出来而已。”孟氏安慰她,“不过是一个百福符,你不要杞人忧天。”

张曼曼点了点头。

“快来,给我算一算帐吧”孟氏笑着。

张曼曼只得坐过来,母女俩一起计算着帐本。

孟氏开始也不觉得百福符的事情有什么,但一边计着帐,一边想着,越想心里越是有个疙瘩,她看了看天色,这个时候老太爷该下朝回家了。

粗粗算完,便笑着地张曼曼说“我去库房点一点家里的东西,你在这算别的。”

“好。”张曼曼答应着就垂下头。

孟氏出了屋子,直往张赞的外书房而去。

张赞果然下朝了,一身正三品的官袍还未换下,就见孟氏走进来。

“何事”张赞不冷不热地抬起头来。

“老太爷,今天皇后娘娘把百福符收走了。”说着,便把刚刚的事情说了,“我心里总有个疙瘩。”

张赞锐利的眼微眯“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兴许是多了吧但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你明儿个进宫到皇后娘娘那边探一探话。”

“但咱们这样做,会不会显得太小家子气”孟氏很是担心。

张赞沉吟着,过了一会才说“你就去吧”

孟氏只好答应着,然后退了出去。老太爷向来深思熟虑,他让去,那便可以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