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曹阿喜的后悔13(2 / 2)

加入书签

而另一头,曹美华也是想到了,自家村子里出事了,这都在他们县城引起了轰动,但是,他们家里的人,都自始至终没有告诉她危险,就想要她好好上班。

而她现在上班了这么久,家里也不要她的钱,就让她好好攒钱,她也是攒了一些钱的。知道家里也是不太富裕,那她就打算直接把自己的积蓄一起拿出来给他们用的。

知道家里人是不会用她的钱,但是,曹美华决定了,到时候直接算是借给他们的。这么一来,那他们就不会再反对了。而自家哥哥和嫂子都是厚道的人,肯定有了就会还给她。

所以,曹美华觉得钱与其放到自己的存折上,还不如早早的给自家人。以后自家人好了,那她也有了一个更好的娘家。

家里人反对?那是不顶用的。毕竟,她自己的钱,自己能做主。而且,她要给他们找一个大一些的院子。要不然,六个人没法住的。

要是可以,她还能给自己留一个小房子,到时候也能回家住一下。不用一直都住集体的宿舍了。当然,要是买不到这么大的院子,那就买小一些的了。

反正,她一开始来了,完全是不能接受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的。毕竟,在农村,他们每个人都是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的。哪里像这里,一家子挤在一个小房子里。

一个个生活的都憋屈,但是,生活的时间长了,那也就能接受了。所以,她要尽量的给他们看几个大一些的院子。就怕他们生活的憋屈。

而曹父也没有想那么多的,真的,一直不买房子的人,所以,对城里的房子也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在他的想法里,那估计也不比他们村子里的贵太多的。

所以,曹老爷子让曹老太太把家里的积蓄,都交给曹彪,让曹彪带着曹阿喜去城里找曹美华。到时候,他们商议着买个房子,最好是能卖吃食的。

这样子的话,他们也算是有了一个养家糊口的营生。

曹彪表示一定听话的,尤其是这城里的房子,正街上的不好找,但是,稍微偏僻一些的,那还是特别好找的。很多人家,生活不好,孩子也出去了,那就想要租出去房子。

要是有几套房子的,那就想卖一套,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的。而曹美华的选择也挺多的,尤其是曹美华平时在单位就喜欢帮一把年长的老人,她才刚说了缘由,就有人给她说了几处院子。那院子都是挺好的,曹美华也是知道的。

所以,现在要做的,那就是等她哥哥来了,他们再看看,然后再定下来。

当然,这个时候的县城,其实真心不大的。实话实说,那就和后世的乡镇一般大小。甚至,还不如大的乡镇大。所以,整个县城有个风吹草动的,大家都知道的。

而大家这个时候,一般是不会故意提高价格的。尤其是听到曹美华他们村子里的人,这来县城买房子,那也是逼不得已,要不然,哪一天葬身狼腹都说不准呢。

所以,大家也没有想要多要钱,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了。这会,听到是曹美华要给他们家里人买,那就更乐意帮衬一把了。

再说了,现在已经有好几家人都看好了曹美华。只不过,觉得这妮子一门心思的扑在工作上,一点也不着急考虑婚姻大事,他们就不好开口。

这要是曹美华的父母都来了,那他们也是能多观察观察的。要是合适了,那他们就会上门提亲的。这么定了,他们越发的对曹美华的事情上心了。

曹美华哪怕是觉得这些同事太热情,但是,也没有多想的。毕竟,不是一家两家的帮着她,而是很多人都来帮衬她,她就不会多想了。

再说了,她现在就想着要自家过的更好了,那才考虑更好的对象。要是家里过的一般,那就不考虑更好的婆家。

曹喜儿要是知道曹美华的心思,那真的是会给她竖个大拇指的。永远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这可是比后世太多的姑娘,明白多了。

所以,他们第二天,早早的,曹喜儿就和曹父曹彪一起出发。原本曹水也要跟着去的。但是,曹喜儿给他说,等他们县城里的房子买好了,他再去。

现在,这去一趟,来来回回的都是步行,真的,曹喜儿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原主的体力上。她对自己的体力,那是完全不抱希望的。

这不,这才走了多久啊,曹喜儿就真的走不动了。整个人都觉得自己衣服湿透了,曹彪一看,那就说自家闺女这是感冒还没有好利索呢。

其他人一听,那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曹阿喜学习好,大家都认定了,她以后就是状元,就是有出息的人,他们还是特别喜欢曹喜儿的。

这会看到曹喜儿走不动了,那立刻就把牛车上扒拉开一块,让曹喜儿去歇歇脚。他们都是走惯了的人,根本不在乎这点路的。当然,曹喜儿没有生病前,走这路也是不在话下的。

尤其是这一次,他们都知道的,他们能有现在这种收获,那都是要感谢曹喜儿和曹水。要不是他们两姐弟看到了,并且积极的干活,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肉可以去卖了。

而之前,他们也是去自己的七亲戚八姑姑打探了一下,他们要是外出,还能被人家照料一二的。哪怕后来他们遇到了狼群,那也是该埋怨那六个人贪心的。

不过,不论怎么说,他们都是觉得曹喜儿和曹水这一对姐弟,一定是老天爷的亲生孙子孙女,要不然,别人是没有这份运气的。

曹彪也是喜欢大家对曹喜儿的喜欢,觉得大家都对曹喜儿好,那总比凶着曹喜儿的好。

一路上,曹喜儿还是给他们讲了很多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当然,更多的还是听他们自己叨叨,商量,明年要种什么。主要是自家的自留地,指望他们能管得住村子里的,那是不现实的。

村子里主要种什么,那都是人家上面直接给他们下达命令,他们必须要听令行事的。可他们的自留地,他们是要多留心的。这要是种的好了,那明年他们就多了些积蓄的。

现在啊,他们一个个都不敢再说一辈子留在村里了。那一个个的都盼着自己手里多一些钱财,好出去了,也不那么慌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