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曹阿喜的后悔(2 / 2)

加入书签

两个大人也顾不上炕头躺着的曹喜儿,都一起帮着逮鸟。男的抓起扫帚,女的扯起枕巾,帮着把鸟往炕上赶,而男的直接脱了踢啦的鞋子就上了炕头。

小男孩一个劲的叫唤,“哎呀,那里了,那里了,快,快,快,我的鸟儿呀、、、、、”两个大人也陪着小孩子紧张的不得了。

曹喜儿恨不得知己直接爬起来,毕竟,她怕男的一脚踩到她身上,她估计小命休矣。她眼珠子使劲的转啊转,嘴里还不敢多言语,怕露馅!

好在,他们也知道要去另一边去抓鸟儿。一直都尽量避免朝着她这边来。可惜,那鸟儿也是个机灵的,看到人家不让它朝着曹喜儿这边,非要朝着这边飞。

曹喜儿是心惊胆战啊,真的,几次都被这男的给踩到了被角。好不容易,最后抓到了鸟,而曹喜儿一歪头也直接晕过去了。

毕竟,高度的紧张,都超出了她身体承受范围。小男孩看到曹喜儿又晕过去,也长叹一声,觉得还是要把这个鸟留给曹喜儿吃的好,多补补。

曹喜儿这个时候,开始接受剧情。原来,他们是老大一家子。这男的和女的,是原主的父母亲。曹喜儿现在不叫曹喜儿,而是叫曹阿喜,今天十五岁。

已经开始读高中了!就因为学习成绩好,平时在家里也不做什么,家里的其他人还是会高看她一眼,也不会执意要她去做什么。

她这一次感冒,那也是因为从镇子里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大雨。浑身湿透了,回家也不想喝那些父母挖的药草,一睡醒来就感冒严重了。

她奶奶哪怕平时看着对她好,那也是看在她能给家里争光的份上。现在,要让她花钱?那是万万不能够的。毕竟,她奶奶还有一个闺女的。

只不过,那闺女现在也二十岁了,就因为一直想要嫁到城里,所以,没有对象没有结婚。家里用全部的积蓄,让人帮着她在城里找了个临时工。

现在每个月自己赚的还不够养活自己,所以,家里一般的银钱,那都是要先紧着这个姑姑的。而老太太一辈子,就是一儿一女。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的,老太太就是对闺女好,对儿子一般。哪怕村子里这种情况少,但是,也不是没有的。所以,大家哪怕是觉得老太太太偏心闺女,也不好多说。

村子里,很多嫁出去出息的闺女,那回来都是喜欢照顾娘家的。所以,他们就想着,曹老太太现在是使劲的投资闺女,以后巴巴的盼着闺女来帮衬他们一家子呢。

曹喜儿却是知道的,根本就不是这样子的。只因为,姑姑曹美华是奶奶亲生的,而自己爸爸曹彪是奶奶捡来的。

当初,爷爷和奶奶不生孩子,所以,直接从旁处保养了一个男娃子,那就是父亲曹彪。后来,他们居然生了一个亲生的闺女,那自然看着曹彪就不顺眼了。

但是,为了防止别人说三道四,说他们偏心亲生的,虐待抱养的。那就直接搬了村子。到了这个村子,大家么有人怀疑她生了一儿一女这个事情。

而以前村子,他们也不和联系了。所以,现在哪怕对曹彪一家子再不好,那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尤其是曹老太太特别会做人,俗称的情商高。

怎么可能让外人觉的她虐待儿子,偏心闺女呢。一直大家哪怕是觉得她有些偏心,但是,也都不放在心上的。毕竟,吃饭,那也是给曹彪吃,穿衣也给他穿的。

总归,曹喜儿自己想了想,觉得曹老太太能做到这样子,其实也挺不错了。要不然,曹彪跟着他亲生父母,也不一定能过的这么好的。

毕竟,哪怕是曹美华一年两身新衣服,但是,最少也是会给曹彪一身的。当然,曹老太太说的也在理的,毕竟女娃子需要打扮,那男娃子只要不太烂就好了。

反正,曹喜儿觉得曹老太太能做到这样子的,那真的特别好了。

当然,不是说曹喜儿病了,她不给花钱看病。哪怕是她自己病了,那也是直接喝一口家里人采的药材就好了,绝对不会去医院花钱的。

大家都这么过来的,也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的。毕竟,条件就这么个条件,都是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的。大家也没有什么觉得不好的。

而曹喜儿就这么来了。当然,曹喜儿来了,其实内心还是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来。毕竟,她是一个任务者,要是没有任务,估计是来不了的。

果然,一会就知道了。原来,曹阿喜还有一个闺蜜,日子过的不好,是单亲家庭。在学校就他们两个人玩的好,而她也被其他同学孤立。

毕竟,她母亲是未婚先孕,也不知道她父亲去了哪里。大家觉得她母亲不检点,那她自然也就不检点的。所以,她被人家怀疑也有她母亲一般的品性。

就非要说是她去勾引了供销社的大叔,然后人家大叔把她玩了,后来又抛弃了。而那供销社大叔的妻子,也来学校闹腾,最后那孩子直接自杀来自证清白。

这是曹阿喜一直过不去的心里的坎,哪怕后来活到了七老八十,那也是放不下这个坎,她觉得她已经活的够好了,所以,就想要帮衬一把那个同学陈阿莲。

曹阿喜十五岁,而陈阿莲十七岁,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也一起结伴上学。她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也不知道实际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最后,那个孩子还是自杀了。总归,这件事,闹腾的沸沸扬扬的。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他们一家农户,而且母亲作风还不正派,怎么可能斗得过人家。

后来,听说那陈阿莲的母亲也是疯了,她外婆和外爷他们都过的不好。因为出了这样子的闺女,她两个儿子也不乐意给他们养老,他们老两口日子也过的凄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