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潘迪声的野望(2 / 2)

加入书签

许子明有困惑“潘先生怎么对房地产有了兴趣,钟表行业不是发展的也是不错。”

潘迪声摇头苦笑道“人都是有目标的,奢侈品牌行业我要做大做强,但是眼前的香港地产股一片兴旺,不管是谁都会眼红,你们许家是房地产生意,近几年也是赚的盆满盈钵。最近市值不断增长的丽新集团也是靠房地产挤进香江富豪家族的前列。”

许子明道“潘先生想找我合作,说实话,我还真不看好今年的股市。”许子明估摸着,又连忙摇头。

潘迪声掐灭了香烟,烟头往烟缸一扔,奇怪的问道“别人都疯狂的投资地产,新艺城的很多股东也都有这方面的意向,就连香港赫赫有名的包船王都买下了九龙区尖沙咀的一些地皮,准备新建房地产。许先生却无动于衷,这真的让我看不透。我也知道许先生九龙仓的本事,许先生这样做应该有你的道理。”

香港的繁荣主要是靠四大支柱制造业(工业),建筑业(地产物业),金融业(银行和股票市场)以及旅游业。

除了地产物业主要是对本地的影响最大,其他三根擎天柱都是通四海的,它们使香港赢得了一个“中心”又一个“中心”的国际声誉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尽管贸易中心不仅靠制造,更靠转口;旅游恐怕也还未到中心的程度;只是金融却是和纽约、伦敦鼎足而立,的确是世界三大中心之一了。

潘迪声猜的不错,许子明前世对地产物业,股票市场有所涉足,虽然水平只是半桶子水,但许子明清楚的了解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地产股的大致走向,就拿八二年来说,香港的房地产股价将会普遍下降,虽然英国的伦敦指数和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没有大幅度变化,但是恒生指数确是下跌的比较厉害。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八七年的股灾,1987年10月的香港股灾,比起以往的股灾,这次香港的股灾来得猝不及防,10月19日星期一,10点钟联合交易所刚开市,强大的抛售浪潮便出现了,所有蓝筹股纷纷低开好几个价位,许多股份挂牌下都只有卖家,没有买家。

开盘后15分钟,恒生指数已跌去120点,接着市场稳定下来,12点钟,指数再跌去约140点,报352464。下午2点30分股市开盘,卖盘排山倒海般出现,整个下午短短1个钟头,恒生指数再跌185点,许多股票甚至是蓝筹股都只有卖家,买家盘下空无一人。

为了稳定市场,在第二天开市前,联交所终于作出决定,宣布停市4天。

而到了1987年10月26日,当天的开盘时间比往常推迟了1个小时,11点正式开盘,香港市场重新开市,但是,依旧只有卖家而没有买家。15分钟过后,恒生指数已跌去650点,早上收盘时恒生指数还是下跌了84504。午后市场抛风四起,投资情绪悲观到极点,全日大盘共跌去112070,以224169收盘,跌幅共达33,创下全球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

“潘先生,地产行业虽然现在看上去很火热,是个人人涉足都能大赚一笔的生意,但是每年下来风雨突变的股市行情也多了很多破产者。”许子明肯定不可能说自己又预知未来的本领。

潘迪声知道许子明不会涉足,关于这个话题他也觉得不适合在谈论下去,还有一件事情,关于奢侈名牌的事,他当初邀请许子明一同合作奢侈品,故而许子明也算是笛声公司的股东。

“许先生,丽新集团的丽新制衣有意思和笛声公司合作,许先生也是公司的股东,关于合作方面的事情,我想征询下许先生的意思。”潘迪声口里所谓的征询只是谦虚,他是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许子明有想法拒绝,也不能奈何他,最多是伤了和气。

许子明的心里有些吃惊,潘迪声的胃口比起他初次见面时有些大了,他对潘迪声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前世的记忆,这个钟表大王,后期与洪金保曾有过合作,开过一家叫作德宝影业公司。先是房地产,现在又是与丽新集团的合作,不过丽新集团,许子明最近是听的很耳熟。

潘迪声只是将这个话题粗略的引出,具体的事情还是会放到正式的会议上谈论。

“刘小姐,你和杨小姐聊得挺投机的。”潘迪声夫妇离开后,许子明好奇的问道,原本来半岛酒店,是刘兰溪有话和自己说,但是因为与潘笛声的谈话,两人本来的目的也就泡汤。

刘兰溪没有任何失落,相反一副高兴的神情“聊得很欢,感觉杨小姐是个很文雅的人,和她谈话我受益匪浅。”

许子明笑道“说好的谈话怎么就不记得。”刘兰溪的古灵精怪的动作让许子明有趣。

刘兰溪这才意识到,嘴里吐气,哆嗦道“以后有机会多的是,不急于一时。”

许子明倒是无所谓,这位佳人,行为还真有些怪异,自己有时候真会被她糊弄。

许子明蒙着脑袋,脑海里想起刘兰溪在不久后出家的事情,刘兰溪说,她并没有收到什么感情上的挫折,她看穿了红尘,刘兰溪告别三十一年的红尘生活,正式出家。

剃度那一天,她的父母万般不舍地立在一旁,声泪俱下,让一心向佛的刘兰溪十分不安!刘兰溪坚定地跪在地上,眼睛直视前方,她告诉自己“不要哭!千万不要哭!”泪水在她眼眶不停打转,始终没有掉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