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太阳系与人性(2 / 2)

加入书签

主题很深刻,认识很深入,批评很尖锐。

就是和半夜的气氛不太符合。谁大晚上的想听这个?乡野俚曲、靡靡之音、交响乐都行。哲学话题一聊起来,全身血液往头上涌,支持智力活动,气氛就旖旎不起来了。

第一个晚上,兰泽记住了:太空展示给我们,人类能以多快的速度失去叫做人性的东西。

第二个晚上,他记住了:所谓人性,不过是吃饱了之后的优越感。

第三个晚上,他记住了:当人类离开地球一定距离之后,人将不复为人。

第四个晚上,他记住了:火星轨道是关键距离。火星轨道内,人是正常的;火星轨道外,服役期长的那些人形动物……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第五个晚上,他经过深思熟虑,抢在张荷之前提出:

既然人性他娘的只不过是优越感,这种东西,有没有都是无所谓的事。反正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人类存在只是个过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校老师喜欢强调前面一半:前无古人,人类文明石破天惊,横空出世;实际上应该强调后面一半:人类估计没什么好日子过了,接下来的日子都不是人过的。

兰泽说了两句绕口令,然后把绕口令改成了并不平实的大白话:现在叫做人的这个物种,到了占据太阳系的那一天,按照自然规律,也就必须该灭绝了。到时候飞出太阳系的生物,谁知道是什么玩意。

人都不在了,用得着在乎有没有人性?正不正常?

然后,张荷一晚上没理他。她直愣愣地躺着想心事。

再漂亮的睡衣裹在哲学家身上,都像是裹尸布。反正对于哲学家来说,活着和死了差别不大。

应该是差别不大吧。

兰泽用头发茬子扎她,都无法阻止她皱着眉头思考问题。

所以很可惜,没有下半场了。

到了早上,兰泽睁开眼后,一翻身不小心把张荷也碰醒了。

“我们这个文明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让人类这个物种再绵延万年。”张荷闭着两眼迷迷糊糊地说。

“万年有可能。再久就说不准了。”兰泽回答。

“现在是人。”张荷坚定地睁开了双眼。

然后他发现,张荷的眼神正常了。

人活着,就是要有种种欲念才正常。所谓人性,不是吃饱了之后的优越感吗?所以,要先想办法吃饱吧!

兰泽记得自己小时候,大概七八岁时,总是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对手里有零食没零食的小朋友都不够友好。说实在,他的饿,是自己作的。现在,他自己带孩子好几年,一直在暗自庆幸,没有一个儿子像他小时候那么挑食的。

他小时候的行径,反正离人性、离善良都比较远,和“懂事”小孩的距离,可能也至少隔了一个大气层的厚度。

说人天生就具有高贵的人性,不如说人天生就是牲口。——当然这指的是他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