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1 / 2)

加入书签

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九,仲秋,这是沛县亭长刘季落草芒、砀山泽之间的第二百九十四日,也是后悔的第二百九十三日。

没错,落草的第二天他就后悔了。

想当时,始皇帝还是个活蹦乱跳的好皇帝,骊山工程也正在收尾,沛县轮到一次外徭,主要任务也就是在骊山外围种种树,运运土。

刘季心慕内史繁华,向县尉自告奋勇,请押运乡里去往骊山赴徭,可不知谁人传谣,说去骊山的徭役皆不得回,得陪葬在陵里。

乡里们吓坏了,押运途中纷纷逃亡,待行到丰西泽一带,一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不足三十人。

秦律是很讲道理的。

徭役将阳,对徭役而言就是将阳,可对押运的主官而言,却是无能,不任,对他这种介于循吏和官吏之间的小虾米,这两个词就意味着他得留下来修陵,而且还是以刑徒的身份。

刘季郁闷地不想走了,停在丰西泽,叫随行的卢绾去附近乡亭买顿酒水。

卢绾带着周勃同去,半路上揪回来将阳的乡里十余人,哭哭啼啼跪在刘季面前反省。

那时刘季恨不得烹了这些畜产下酒喝

然而,他终归是要脸的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平日里没少孝敬他这位亭长,真叫他杀,他倒反而下不去手。

作孽呦!

佐着啼哭,刘季猛喝了一顿大酒,第二天大早,他趁着酒劲未醒,一剑劈开了绑人的绳索。

“走吧!都走吧!此去骊山,十死无生!季虽知乡亲有将阳之意,然季岂能拦阻,使乡亲赴死耶?去也!去也!”

脑筋够溜的卢绾当时跪倒,哭声告曰:“我等若走,亭长何往?”

“我?刘季有青锋三尺在手,天下何处不能安家!大不了,我落草去!”

然后他就真落草了。

芒、砀山泽位于泗水与砀两县之交,山泽交错,地势复杂。其间有驰道过境,附近砀县、芒县、相县又皆繁华之地,怎么看都是个落草谋生的好去处。

可是

墨家大兴,天下商贸逐渐向着墨家的几处开发重心偏移,连带着原本繁华的处所却有了不同程度的败落。砀、芒、相三县离胡陵颇近,又完美回避了胡陵西去、南下、北上的全部通道,所以败落得格外明显。

又所以,刘季落草,居然吃不饱!

他很快就后悔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意的冷清,他越来越后悔。

从小到大好勇斗狠,无赖游荡,刘季打过人,也被人打过,受过尊敬,也被人鄙夷,可从没过过没油没盐,没肉没酒的凄苦日子。

他想到了自出

身为在芒砀山泽打家劫舍,左近两郡都略有恶名的白蛇岭大当家,他估摸着自出以后,官府应当会管饱才是,至于自己要为这顿饱饭付出多大代价,他很有些顾不上。

怀着如此朴素的愿景,他抛下越做越大的山贼生意,独自一人偷偷下山,还顺手捞了最后一笔,劫住了往砀县送信的夏侯婴。

老乡见老乡,两人没有抱头痛哭,因为夏侯婴告诉他,始皇帝崩,以四万陵徒殉葬!

好家伙刘季一想到自己险些要去骊山为刑徒,登时便被吓回了山里。

老实了,老实了。

刘季呆在芒砀山泽,不几日,沐休的萧何与曹参就联袂来拜。

萧何告诉刘季,始皇帝死后,二世为胡亥,但扶苏却依然在世。二人之间必定会有龙争虎斗,届时天下大乱,正是大丈夫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而刘季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这股鸡血鼓舞了刘季整整三天,每日操练山匪,鼓舞士气。

第四天,断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