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还军(1 / 2)

加入书签

五月初九,雍国王相的仪仗准时在日中出现在城外。

王都南城解禁城防,全城居民夹道而迎。

那迎候的队伍一直排出城外三里,李恪的车驾在人群拥簇中缓缓而行,在城外,见到了代王而候的御使右丞严骏。

车驾停驻,李恪下辕,向着严骏遥遥一揖“晚辈恪见过中陵君。”

严骏一脸阴沉还礼“武安君得胜而归,大涨国势。老夫此番遵王命而来,恭候武安君入朝面君。”

李恪摇了摇头“区区匪患近边,晚辈与大秦王将军联手剿匪,只是本分,既算不得胜数,也涨不了国势,中陵君过誉了。”

“匪患近边”严骏眯起眼,一字一顿说,“既是匪患,何以全城百姓却在一夜之间皆知武安君克胜了秦军,此等怪事,武安君可为老夫解惑否”

“中原豪杰见不得雍秦相得,散播流言,而您身为御使右丞,此正是职责分内,可该好好查查。”

“是么也就是说,相国麾下廷尉寺本次无意介入侦缉”

“拟出合适的牧区法度才是廷尉寺近期的主要工作,六个月内,他们都不会把精力分散到治安和刑狱上,国有所急,望中陵君担待。”

严骏意外地挑了挑眉,看着李恪,正声应诺“老夫会关注。”

“晚辈谢过中陵君体谅。”

听着李恪诚挚的口吻,只觉得越来越把不准李恪的心思。他侧身作请,说“王上在宫中等着,于情于理,我等都不该叫王上久候。”

李恪点头,回身唤道“平随我入宫面君,其余人等归宅休整,以应后事。”

“嗨”

严骏的眉头皱起来“王上不曾说要武安君解甲散军,武安君就不打算带几个护卫入宫”

“带护卫入宫作甚。”李恪笑着越过严骏,全无半点要拘礼的意思。他轻笑说,“看看这些听信谣言的可爱百姓,在此河间腹心之地,您觉得,有人能害我么”

王相谒见。

阳周之战的战情以三日一报的方式呈入宫中,雍国诸公虽未历战,对战事的发展却足称得上了然于胸。

越是如此,李恪所挟的大胜之势就愈重。

西军守关抵御北军,李恪以十余万人对抗王离二十万精锐。双方自三月三十起战,四月终末止战,一战过后,阳周关上战死四十七,伤四百二十六

这个战损让雍国上下莫名惊诧。

诚然,这一战李恪从头至尾都没有发起过一次反击,王离在整场战事中表现出来的战斗也称不上强。鏖战一月,据李恪上报的数据估算,北军战损大约在万五至两万之间,且伤多于死,远称不上竭力一战。

可是不足五十人的战死连伤员都不足五百人这个数字真的来自于一场三十万人参与的大战

苏角早李恪一步还都,他与杨奉子在楼烦关下战了十几日,伤亡之数却足有六千

李恪,鬼神耶他麾下那些劲卒健将,恶鬼耶

可偏偏又无人能质疑李恪递上来的这一份份战报。

战死癃伤需要抚恤,抚恤又要经过多方,其中名册根本做不得假。更何况此战之后,李恪还把上郡防线直推到洛水之畔,还像玩笑似地用两百万枚捡来的弩矢换取了雕阴大城

惊者惊,奋者奋,诸公百感交集之际,门外传来宫卫清亮的喧声。

“武安君,相国,总领四镇兵马上将军恪,殿外谒见”

郎中令李泊探寻似望向扶苏,见扶苏微微点头,高声朗宣“请见”

殿门大开

李恪身披天光,领着陈平缓步入殿,二人直行至大殿中央,驻步,深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