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句注里外(1 / 2)

加入书签

“架盾!”

原野之上,喝令声声,百多壮汉扛着大盾,循令慌忙而进,推推搡搡地挤做一堆,噼噼啪啪把盾拼成盾墙。∈八∈八∈读∈书,≦≧

但他们的速度有些慢,节奏也有些乱,盾墙尚未来得及拼紧凑,匈奴的第一波箭雨就落了下来,刁钻地顺着缝隙钻进到盾阵当中。

盾阵里登时响起一片哀鸣,中箭的人失了力气,就连盾墙都塌下一片。

匈奴纵马冲了上来。

只听盾墙后有人大喊:“扎稳阵脚,寸步不退!”

“进者生,退者死!先生有命,无令而退者,斩!”

“监刑队架弓!凡弃盾而退者,不问原由,先斩后奏!”

“投矛队准备,投!”

阵脚终于在一片忙乱中稳定下来,匈奴游骑两轮疾射,迎头撞上一片投矛,一时间马嘶哀鸣,人仰马翻。

匈奴见倒伏的大盾又一次立了起来,心知再也无机可趁,只有调转马头,拉开距离。

旦当即带着上百人的骑队,风驰电掣般追了上去。

奈何他有猛将之姿,手下却没有强兵之相。秦人骑马本不是游牧对手,临治亭搜刮的精良甲具又太沉,没几步,他们就被甩开差距,还有三五人浪出大队,被匈奴用骑射反杀落马。

若不是旦凭着高超箭术扳回一局,这一轮,他们又得颜面尽失。

李恪站在临时搭建的将台上,背着手,面无表情地看完了整场战斗。

边上有临治商贾凑前道贺:“恭喜恪君,又一次令匈奴贼子铩羽而还!”

这句话宛若注解,人群中立刻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李恪的嘴角抽了抽。

一千八百多人包围两百人,身后还有句注乡治以为依靠,这难看的仗打了足足七天,每天的战损依旧维持在四到五比一。∞八∞八∞读∞书,︾@就这样,那群商贾居然还恭维得起来,真真是不知道恬不知耻这两个大字怎么书写……

奈何眼下打战的人是商贾提供的隶臣和雇佣,所用的战具又是由商贾支出原料,且计件向苦酒里工坊支付加工费用,人员财物皆属他人,作为这支临时民军的指挥官,李恪实在找不到扫兴的立场。

他叹了口气,转身走下高台。

洗劫临治亭至今八日有余,苦酒里的子弟兵被他遣回里去保卫自家,只剩三十来人留在身边用作亲卫。他们不再深入前线,首要任务是保卫他的安全,其次便是监刑。

旦是里中唯一的例外。他一心要广立军功,也留下来,带领鸟qiang换炮的骑卒队。只是这支队伍的人数虽说从二三十扩大到百二三十,可扮演的角色,依旧是匈奴游骑的靶子。

同样的战具不同的人,同样的敌手不同的阵。将士用命与被迫上阵不同,里典田典和养尊处优的布吏亭监又不同。

临治亭战前,李恪手中有穷尽苦酒里物资制作的木盾两百,投矛千五。一战之后,盾收回七十余面,矛拣出一千余枚。

这几日乡里们凭着临治亭的原料,陆陆续续又送来盾近四百面,投矛三千余,照理说,李恪手中的实力该是翻倍上涨才是。

然而李恪用一次奇袭解了句注里的围,千八百人把两百匈奴围在两里周径,之后,战局便开始胶着。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经历了几场胜战之后,李恪就对眼前这群乌合之众再也不报任何希望。

索性他也准备了后手……

李恪轻轻拍了拍脸,抬起头,正巧看到句注乡的乡啬夫诚押着粮草走进军寨。

“有劳啬夫为民军送粮。”李恪迎上去问候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