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产业链(试水推求支持)(2 / 2)

加入书签

如果蜀中棉纺厂能够得到一批棉花收购公司的资料,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再为棉花的供应而花费不小的代价,从而在源头上就降低了成本。

毕竟蜀中省并不是大规模棉花原产地,虽然也有不少人种植,但是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与诸如xj等地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可以说光是这一项就能够为蜀中棉纺厂减轻不少的负担。

然而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随着国内企业的竞争加大,国外的订单也随之萎靡,那么工厂的生存就变成了他这个厂长最要紧的事情。

如何能够生存

很简单,那就是足够多的订单。

有了足够多的订单工人才有活干,企业才有效益,才能购买新设备,才能搞科研,才能一如既往的循环下去。

而资源的整合不仅仅能够给棉纺厂带来原料供应的信息,更能给他们带来需求企业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完全可以毛遂自荐,将自己的样品放到对方的办公桌上慢慢谈价格,哪怕一家不成咱们不是还能谈第二家,第三家嘛

反正选择的余地多,机会也就更多了。

秦红军打着黄贺的主意,一边的刘向阳却早已经翻了白眼。

笑话

天大的笑话

他这个蜀中省轻工厅的股长还在这儿呢,这老头居然好意思说蜀中省各单位的明细包在他身上,真是关二爷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难道老头就不知道轻工厅这边的资料更齐全,查都不用查的

不过刘向阳也没跟秦红军一般见识,心里却对黄贺整合资源的事情异常看重,按照他这些年的阅历哪里不知道如果能够早日掌握资源,不说别的,光是蜀中省这一块就不知道能救活多少企业。

而且如果能够参与进来,对于他刘向阳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历,要是以后别人说蜀中省的企业发展,刘向阳的名字是必然会被提起的。起码一个支持整合资源就够他牛气一辈子的了。

想到这儿,刘向阳坐在他宽大的办公椅上深深的喝了口茶,这寒冬腊月的最真特么干,不过一口茶下肚还真舒服。

当秦红军说完了话,刘向阳才笑道“秦厂长就不比劳神了,蜀中省的企业资料在轻工厅这边也是有备案的,而且小黄那边早就已经开始入手整理其他地区私企的资料了,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依我看等小黄这边整理成册,你们也是可以借阅的嘛你们一个是棉纺厂,另一个是毛毯厂,正好也是兄弟单位,你看看,要是早一点整合指不定你们两家企业早就开始合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