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包装(2 / 2)

加入书签

现在从黄贺的嘴里听到在毛毯上绣花,固然有了那么点儿创新的味道,可是顶着毛毯厂的臭名声,能卖得出去才怪。

李向阳纠结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问道“你就这么有信心”

“那是当然”黄贺也清楚李向阳的担忧,不过他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就像后世里,一盒几乎没有疗效只要吃不死人的保健品都能卖出天价,那批库存毛毯要说质量问题差无非是和以前产品对比之下的结果而已。事实上即便是这些显得质量差的毛毯在他眼中也比很同类产品优秀。只要卖点足、噱头够,他就不相信产品卖不出去。

如果说真的卖不出去,那只能说销售人员不够给力。

所以黄贺想了想,又道“厂子这几年的名声的确不太好,不过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之所以卖不出去主要还是咱们自己不争气。不过纵然如此,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咱们厂的产品在群众中一前以后的反差太大了,如果咱们这次的产品能够颠覆大家的直观印象,我想绝对能够卖的出去。当然,这里边肯定少不了老厂长您老出马,

县包装厂那边您看是不是您老出面给厂里赊点儿包装

您也知道,常言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我一半大娃子去人家见不见都不一定呢,还别说赊账。可您不一样啊,您老在咱们整个蜀中省轻工系统里边都算的上这个,您出马肯定没问题”

黄贺一边说着,还不忘给李向阳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在他的计划环节中就有包装这一项,而且比重还相当大。正愁着怎么弄钱搞一批看上去高档一点儿的包装,现在有李向阳在他当然是极力怂恿李向阳出面。

就如他说的那样,李向阳作为省轻工系统的名人,固然现在没当厂长了,可是余威尚在啊。由他出面,即便是包装厂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看在李向阳的面子上多多少少就算是意思意思也得赊点儿货吧

只要能够先包装出第一批毛毯销售出去解决掉目前的燃眉之急,以后拿都不是事儿

更何况,毛毯厂可是李向阳当年带头干起来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凝聚着李向阳的心血,黄贺就不信李向阳能看着毛毯厂就这么倒闭。

“咱们不是还有包装嘛”李向阳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问了一句。

他这些年其实已经很少抽烟了,也就是烟瘾犯了的时候才抽上一根,黄贺的话再次让他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现在他对黄贺这娃子是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最开始在厂门口看他解决问题只是觉得这娃子为人处世老道,可现在显然已经不是老道两个字能说明的了。无论是从毛毯厂目前的死局中寻找卖库存毛毯这条生机,还是利用现有工人家属的自身优势都说明黄贺有着很庞大的大局观,能够从大局出发来进行思索,找出关键点。

而这些东西绝对不是黄山那个“车间厂长”能想出来的玩意儿

车间厂长在这里说一下车间厂长,所谓车间厂长其实算是一个中性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是一个年代现象。在那个时代的有着一批厂长和管理干部,他们以厂为家,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流淌在了生产线上。正是因为他们这种以厂为家,踏实肯干的精神,让他们成为了企业的管理者。但是因为文化程度低,他们除了踏实、肯干,往往目光局限在某一个车间或者一个环节,缺乏了一个管理者应有的大局观和世界观。有这样的管理者管理企业,说实在的,尽管他们几乎付出了全部,但是企业依旧病态发育。

然而现在黄贺又提到了包装,李向阳就算不用思考也知道,黄贺在这里边肯定还打着什么主意,现在说出来他正好想要听听黄贺到底是怎么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