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离宫前夕(1 / 2)

加入书签

正月即将结束。这一日,莫言派人去请了伏完入宫。莫言知道伏完一定会顾及臣子身份,不会进宫,所以特意嘱咐侍从,一定要说“是皇长子生病,想见外祖父”。

莫言一踏入清宴宫,就见到伏完的背影。伏完听见身后的脚步声,他转身,欲向眼前的皇后行礼,不料,被刘承抓住了衣角。“外祖父,这里就母亲、承儿、瑜儿、瑕儿还有玉娘。父亲也不在哦。外祖父不要拘束了。”

“皇……承儿,你不是……”伏完蹲下身,疑惑地看着他。

“嘻嘻,承儿身体这么棒,怎么会生病呢?若不是这样说,外祖父哪里舍得进宫呢?瑜儿、瑕儿,快叫外祖父呀。”刘承小心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将他们带到伏完的身边,刘瑜刘瑕一同伸出小手指着伏完,奶声奶气唤着“外祖父。”

“瑜儿瑕儿。”伏完双手抱起他们二人,他的脸上浮现了笑容。“又重了些。”

“父亲,我亲手为你做了冬衣、狐裘。你快试试,看看是否合身?”莫言让玉娘呈上,伏完轻轻放下刘瑜刘瑕,刘承上前紧紧拉着他们的小手,他抬头用澄澈明净的双眼看着伏完。“外祖父,母亲的针线越来越好了,你尽管放心穿吧。”

“承儿,说什么呢?”莫言瞪了一眼刘承,刘承调皮地吐了吐舌。

伏完轻抚柔软厚实的衣物,他的双眼微微泛红,低沉沙哑的声音又夹杂着一丝哽咽。“你身为皇后,又何苦做这些。”

“父亲,这是女儿该做的。你快穿上试试。”莫言也不禁红了双眸,她本想慢慢完成的,但出宫之事迫在眉睫,所以这是她抓紧时日赶制出的,她担心将来有一天,她没有办法送给伏完。

“好,我试试。”伏完穿上了冬衣,披上了狐裘,合身而温暖。“难为寿儿了。以后不要再费心费力了。这事伤神。”

“能为父亲尽心尽力是女儿的福分,女儿不会觉得累。”这对莫言而言,确实是“难得又可贵”的机会。莫言从小就未体会过真正的父爱,直到她穿越成了“伏寿”,她才明白了何为“父爱如山”。“爸爸,女儿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给你做这些了……”莫言低声呢喃。

“寿儿,你说什么?”伏完脱下冬衣、狐裘,疑惑地看着她。

“没什么。玉娘,你去让宫人准备吧。我要好好款待父亲。”

莫言嘱咐了玉娘,等玉娘离开后,她走到刘承面前,轻轻刮他鼻子。“承儿,想不想跟外祖父习武?”

“想啊!承儿很想跟外祖父习武。外祖父,可不可以啊?”刘承点点头,澄澈明净的双眼充满了热忱的期待。

“当然可以,习武甚是枯燥而苦累,承儿不怕?”伏完摸摸刘承的脑袋,他轻笑问刘承。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吃点苦算什么?承儿想好了,学得武艺,将来就可以保护所有人,父亲母亲外祖父、瑜儿瑕儿、宋姨玉娘,甚至还可以上战场,为父亲扫荡天下。”刘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告诉了伏完,若不是眼见为实,旁人都很难相信这话竟出自于一个七岁未到的孩子。

“哥哥……哥哥……”刘瑜刘瑕似乎听明白了刘承所说的话,他们从刘承的身边走到了伏完身旁,他们一边嬉笑一边挥舞着小手,嘴里还念叨着他们的哥哥。

“哈哈!”伏完爽朗一笑,将刘承高高抱起。“弟妹连心,他们这是在告诉我,为你这个哥哥感到骄傲啊!不愧是陛下的孩子,汉室的子孙!哈哈哈!”

莫言心头一沉,这不能说的“秘密”,真的会永远永远……埋在心底吗?可当莫言看见他们所有人都这般疼爱刘承,而刘协更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她责怪自己的多心。就让“秘密”永远埋在心底吧,刘承就是他们夫妇的长子。

离宫去襄阳隆中,再加上最后折回许都,少说也要四、五个月左右,若路上耽搁了,或者是诸葛亮不愿出山,用上半年时间也不是不可能。最坏的结果是……有去无回。清宴宫内,莫言数次偷偷凝望年幼的孩子,伏完,玉娘,好几次她都差一点流泪,她一直强忍着。

回椒房殿的路上,偶遇散步的宋都。这几年的光景,当年那个小巧玲珑,娇蛮可爱的小姑娘,早已长高了不少,只比莫言稍矮一些,容貌也比当年更标致了。还记得有一回,莫言故意捉弄刘协,假装吃醋生气。问他怎么一直看都儿,是不是喜欢都儿了,自己没她好看了等等。结果刘协笑着跟他说“我眼里只容得下夫人,怎会一直看都儿?人终究会老去,我会老,阿言也会。到那时,容颜又有何重要的呢?不论是在何时,还是谁,我的心里眼里都是夫人最美。”刘协的话,让莫言脸红发烫,全然忘记了她本是要捉弄刘协的。

宋都还是他们二人眼中的都儿,仍旧天真可爱,心性单纯。刘协与莫言都将她当做妹妹来看待,宋都视他们二人为哥哥嫂嫂,更视三个孩子为自己的骨肉,非常疼爱,而这三个孩子与她也很是亲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