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第一章 宰相归国(1 / 2)

加入书签

听到卫兵告知宰相返国的消息,大厅内引起了一阵骚动,这让坐在翠兰膝上的拉塞尔吓了一跳,身体也跟着抖了起来。m4xs.com

「不要紧,没什么好怕的。」

拉塞尔紧抓着翠兰的手腕,翠兰则轻轻地拍着他的肚子安慰他。

「大家期待已久的人终于回来了,他是可以帮父亲大人很多忙的人喔。」

翠兰的话最后被骚动声淹没。

列队欢迎的人们,目光全都朝着门口的方向。

此时,一名男子在热烈的欢呼声中现身。

噶尔东赞.域宋(注lP52)

这位吐蕃的年轻宰相在两年之后从长安重返擦宿城。

因为长途旅程之故,包裹着结实身体的长上衣早就脏污不堪,然而他端正的脸庞却毫无疲倦之意,从容得好似只是从自己的房间来到大厅而已。

噶尔谨慎地环视大厅,接着迈开脚步走向翠兰等人。

当他踏出步伐时,皮制的长靴踩在地板上发出声响,带有节奏感的脚步声吞噬了周遭的吵杂,不久后,现场便完全安静了下来。

噶尔来到翠兰等人面前,优雅地跪下行礼。

他拥有一头比一般吐蕃人还明亮的淡色头发,但是此时头发几乎都盖在脸颊上,使得那俊美的脸庞出现了阴影。

「你总算回来了,噶尔。」

听到利吉姆的话,他面无表情地抬起头来。

「非常抱歉,在下长期不在国内,离开了两年,无法确实掌握吐蕃的现状,在下甚至心想自己是否无法再帮上忙了。」

「别说这种违心之论了,你一定急着想要推行延宕了两年的政策吧,不过还是先喘口气,接受大家的问候。」

利吉姆以开玩笑般的口气回应噶尔,然后看向身旁的翠兰。

「你知道翠兰吧?」

「在下当然知道。」

噶尔以毫无起伏的音调回答,然后用咖啡色的眼睛望向翠兰。

翠兰也反射性地对他点头致意。

噶尔小麦色的面容相当端正,没有阴柔之气;直挺的鼻梁自双眼之间延伸而出,深邃的双眼形成了优美的弧线,在在突显出他的俊俏。

翠兰曾在长安与他六度会面,每一次他都赋予翠兰极佳的印象,他必定身穿唐装、礼数周到,然后用稳重悦耳的声音说话。

然而现在

身穿吐蕃传统服装的噶尔,看起来与翠兰当初所见判若两人,在长安时总是维持着笑意的双眼,如今却换上观察者的冷淡之色。

「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

翠兰以客套话回应,位居高位者必须先开口是公众场合上的惯例。

「好久不见了,文成公主殿下。」

文成公主

这个大约已经有一年半左右不曾听过的称号,在翠兰心中荡起了一丝涟漪﹒

早已遗忘的各种回忆再度浮上意识的表层。

但是翠兰强装镇定,轻轻摇了拉塞尔一下。

「拉塞尔,和噶尔大人打招呼。」

看来很紧张的拉塞尔将脸贴在翠兰的手腕上,最后总算小声地说:

「欢迎您回来。」

听到年幼的王太子这么说,噶尔的表情于是和缓了下来。

「您长大了呢。」

「已经六岁了。」

「六岁了啊。」

噶尔点点头,然后将眼神转向前来问候他的人们。

站在最前头的是副宰相堤˙涩鲁。

堤涩鲁用左手压着胃的附近,并以夹杂着高兴和不安的表情看着噶尔,此时他双眼下方的黑眼圈看来比平时更深了。

虽然不清楚是基于什么理由,但是堤﹒涩鲁过去似乎曾告诉唐皇帝李世民『噶尔会使用魔术』,促使噶尔被留在长安。

听说,皇帝之所以会强留噶尔,实际上是因为倾心于他的人品与广博的知识,所以皇帝想让噶尔成为自己的大臣,甚至还花了半年的时间游说他。在翠兰出嫁之前,皇帝反倒比较热衷在花心思得到噶尔这个人才。

正因如此,堤˙涩鲁当初对皇帝的建言,并不能算是宰相噶尔被留在长安的主要原因。

然而,翠兰第一次听到魔术这个名词时,感到非常好奇;同样的,皇帝也被吐蕃的神秘感所吸引,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留下噶尔的理由之一。

「噶尔大人。」

堤﹒涩鲁呼唤噶尔的声音听来有点颤抖。

「您终于回来了。」

「托堤˙涩鲁大人之福,我得以全心全意地与皇帝交涉。」

堤˙涩鲁一听此言随即愣住,并皱起眉头。

「您说交涉?」

「多亏您向皇帝建言将我留在长安,让我不只在当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而且还取得了派遣留学生前去长安的约定。」

「请问派遣留学生是什么意思?」

「就是将吐蕃的贵族子弟送往长安学习汉文,若能增加看得懂唐书籍的人,应该有助于稳定邦交。」

「您说得没错。」

噶尔的眼神离开了喃喃自语的堤˙涩鲁,转到利吉姆身上。

「因此,在下希望能尽快讨论出人选。」

「也对,就交给你了。」

「不能光是交给在下,也请利吉姆殿下认真参与选定。」

利吉姆听到噶尔犹如责备般的回答,忍不住苦笑。

「我很感佩你的热心,但接下来得先前往雅隆才行。去年夏天,桑布扎接到父王的指令,表示差不多该让西吐蕃的臣民们瞧瞧王妃了。」

「这是松赞˙干布王的命令吗?」

「他还说等你从吐谷浑回来就出发。」

利吉姆在说话时始终直视着噶尔。

吐谷浑

这个横贯在大唐帝国与吐蕃之间、过去相当兴盛的国家,如今被两个国王瓜分成两边。

其中一边是亲唐派的吐谷浑,由接受唐帝国后援的诺曷銤王领导。

另一边的吐谷浑则是亲吐蕃派,由得到吐蕃后援的马札多哥可汗统治。

噶尔在翠兰出嫁一年后,获得了大唐皇帝的许可离开长安。

不过他在返国途中,曾滞留在马札多哥可汗统治的亲吐蕃派吐谷浑,并度过了一个冬天。在噶尔自长安出发前不久,诺曷钵王所领导的亲唐派吐谷浑内部曾发生内乱,两个吐谷浑间因此曾一度关系紧张。

内乱的原因出在亲唐派吐谷浑的丞相宣王身上。

宣王原本一直主张应该与吐蕃保持友好关系,但是去年春末却企图挟持君主诺曷钵王,然后前往亲吐蕃派的吐谷浑。

然而这个计划却早一步被诺曷銤王知道,于是诺曷钵王便逃到大唐帝国的领土,并借用唐军之力诛杀了宣王与他的三个弟弟。

亲吐蕃派与亲唐派。

两个吐谷浑的对立,就像是大唐帝国与吐蕃的对立。

然而两国都不打算主动发动攻击。

对吐蕃而言,唐是一个文化大国,他们希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得唐的文物,尽管透过和亲才总算正式展开了外交,然而这也只不过是刚起步而已。

对唐而言,吐蕃就像是潜伏在岩石区域的毒蛇一样,唐希望他们能永远沉睡。被高山包围的吐蕃并没有花时间去征服的价值,加上吐蕃民风勇壮威猛,假使双方关系恶化,唐就必须冒险去削减原本用来应付周边诸国的兵力以对付他们。

再者,吐谷浑的人民原本就不打算积极战斗。

夹杂在两个吐谷浑之间的紧张气氛,随着诺曷钵王滞留大唐帝国而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这样过了半年,噶尔回到了吐蕃东方的王都擦宿。

「因为你判断诺曷钵王暂时不会有所动作,我才决定前往雅隆,所以在收到你的归国通知后,我就立即向途中会经过的国家发出了消息。」

利吉姆倾身向前询问噶尔。

「如何?你应该也很想回家吧。要不要一起去雅隆?」

「我去。」

噶尔毫不迟疑地回答。

「但不是为了回家,而是为了在前往雅隆的路上守护利吉姆殿下,并将在下于长安的所见所闻以及吐谷浑的现状向松赞˙干布王报告。」

「无论是什么理由,对你的夫人而言都是好消息吧。」

利吉姆露出有点意外的笑容并用手撑住脸颊。

噶尔则以沉稳的态度望着利吉姆发问。

「您已经考虑好同行者了吗?」

「我、翠兰和拉塞尔,桑布扎、齐夫尔与坦凯鲁,还有翠兰的侍女朱璎。其余的人选已经交由侍卫长和侍女长决定,想了解详情的话直接问他们就可以了。」

「那么,就这么办。」

「你还是一样细心哪!」

「是利吉姆殿下太大而化之了。」

利吉姆不服气地扬起了嘴角。

「总之,今天晚上将会举行酒宴,如果你擅自离席跑去书库的话,我可是会革除你的宰相职务喔。」

「用威胁的方式是无法领导人民的。」

「这不是威胁,是命令。」

「臣遵命。」

接着,噶尔用在场者都听得到的音量叹了一口气。www.kmwx.net

站在墙边的侍女犹如听到暗号一样拍了拍手,命令负责的仆役们开始准备宴会,原本聚集在大厅内的众臣纷纷移动到另一个房间。

翠兰也抱起拉塞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不久后,酒宴在平和的气氛下展开。

想与噶尔干杯的人排成了队伍,噶尔一边向利吉姆询问各种问题,一边还流畅地与每个前来问候的人谈话。

拉塞尔在填饱肚子之后,就先由侍女带回房了。

但是正当宴会热闹之际,侍女又面露难色地跑来向翠兰报告,表示拉塞尔正在闹脾气。

翠兰离开宴席来到拉塞尔的房间,只见拉塞尔哭哭啼啼地向她伸出手,虽然他很困了,但是噶尔归国的盛大场面让他的情绪太过紧绷,以致于无法入眠。

「真是对不起。」

翠兰以眼神向战战兢兢道着歉的侍女致意,然后抱起拉塞尔问:

「我们去找乌摩和耶布立姆吧。」

拉塞尔吸吮着大拇指,满面泪水地点点头。

乌摩是一只短毛狗,身上的毛色混杂了黑色与咖啡色,嘴巴部分呈四角状,耳朵直竖,体格结实且四肢修长。

尽管年纪尚轻却相当老成的模样,吠叫的声音低沉而充满魄力。

至于耶布立姆则有着一身雪白长毛,鼻子和嘴巴尖尖的,三角形的耳朵下垂,看起来非常可爱;以身体的比例而言,四只脚则显得有些短。

耶布立姆的个性似乎静不下来,叫声也相当多变。

这两只狗原本是翠兰嫁来不久后,镇上居民送给她『品尝』的。

因为它们无法进入城堡里,所以平时是拴在马厩。这两只体形和小型羊只差不多的狗,既是拉塞尔的玩伴也是忠心的家臣。

当翠兰与拉塞尔进入马厩时,两只狗正悠哉地趴在地上睡觉。

不过当耶布立姆一看到拉塞尔时,立即站起来猛摇尾巴,粉红色的舌头从那好似在笑的嘴边垂下,因寒冷而吐出的白烟缭绕在四周。

接着,耶布立姆就跑了过来,用头抵住拉塞尔的肚子。

虽然拉塞尔因为重心不稳而一屁股坐在地上,却依然高兴地抱住了耶布立姆的头,他用小手搔着耶布立姆的脖子,狗儿也舒服地伸长了头一个劲儿地舔着拉塞尔的脸。

至于乌摩则是一脸稳重地坐在他们旁边。

乌摩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不过虽然一副沉稳的模样,尾巴却左右摇个不停,看来它的心情似乎和呈现出来的表情相反;而那双立起的耳朵就像护卫官一样,什么危险的征兆都逃不过它的警觉。

此时,乌摩的耳朵突然向后抽了一下。

下一秒,噶尔便从柱子后头现身。

乌摩的表情充满了警戒,脖子也向前伸,当它看到噶尔时稍微犹豫了一下,但是没过一会儿便乖乖地趴了下来。

「啊、是宰相。」

拉塞尔叫了出来,耶布立姆也跟着转头。

噶尔跪到地上,笑脸盈盈地问着拉塞尔。

「你这么晚在这里做什么?」

「我来向它们道晚安的。」

不知是否因为怕被责备,拉塞尔随便编了一个藉口。

噶尔笑了出来并想将拉塞尔抱起,但是拉塞尔闪过了他的手,紧紧抱住翠兰的腿。

翠兰为了避免拉塞尔的情绪太过激动,立即将他抱了起来。

噶尔盯着她的动作,露出微笑。

「你们感情真好哪。」

「因为我们是母子啊!」

翠兰在回答时有些紧张。

「噶尔大人也有孩子吗?」

「嗯,有三个,全都是男孩子。因为我比利吉姆殿下早一年结婚,所以长男比拉塞尔殿下大一岁J

「噶尔大人回来,您的夫人与孩子们一定都很高兴吧,相信他们一定都很担心您,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

这是翠兰的肺腑之言,但是噶尔却轻声笑了出来。

「皇帝说,他拿翠兰殿下交换我呢。」

「区区一名公主,重要性怎么可能等同一国的宰相呢。」

不过翠兰心想,这的确很像皇上会说的话。

虽然李世民拥有会处死亲生兄弟的冷酷,却相当溺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对公主的宠溺程度,简直令人无法想像他是大唐帝国的皇帝。

一年半前,翠兰以大唐帝国公主的身分嫁到吐蕃。

但是她真正的身分其实只是皇帝的侄女。

翠兰的父亲和皇上虽然是同父异母兄弟,却是由地位较低的女性所生,而翠兰的母亲则是商人之女。

尽管以皇帝养女的身分获赐公主的称号,翠兰终究还是个『冒牌公主』。当初吐蕃攻陷唐的领土松州,以武力要求和亲,但是皇帝舍不得献出自己的亲生女儿,所以才会佯装不知情送上『冒牌公主』。

当然,翠兰身为『冒牌公主』这件事是秘密。

而且这个秘密只有吐蕃王利吉姆与大臣桑布扎知道而已。

然而现在

「由此可见,皇帝很重视翠兰殿下哪。」

噶尔边说边以试探性的眼神盯着翠兰,难不成他滞留在长安的期间掌握了什么关于自己身世的情报吗?

「我的妻子是吐谷浑人。」

噶尔忽然转变话题,把翠兰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

「吐谷浑?」

「是的,她是马札多哥可汗领地内,地位仅次于可汗的家族之女。虽然诺曷钵王统治之地现在变成了敌国,但该家族与其麾下的宣王也关系匪浅。」.

「宣王的事真令人难过。」

翠兰低声表示。

翠兰曾于嫁往吐蕃的途中离开迎亲队伍,当时亲唐派的诺曷钵王想趁机杀了她,因为担心吐蕃与唐缔结友好关系,所以企图将杀害公主一事嫁祸到反唐派身上。

而当时救了翠兰的人正是宣王。

因此当得知宣王的死讯时,翠兰打从内心为他哀悼。

「他救了翠兰殿下一事,我在吐谷浑也有耳闻。」

噶尔以不带任何情感的音调说着。

「对皇帝而言,宣王是救了公主殿下的恩人,却因为诺曷钵王的一句话,唐便对宣王出兵,甚至连其亲族都不放过,想必翠兰殿下的心情也很复杂吧。」

「是啊。」

听到翠兰的回答后,噶尔露出了解的表情笑了笑。

「希望在下的礼物多少能安慰您。」

「您要送我什么呢?」

于是噶尔递给了她一个四角型的包裹。

翠兰从外包装的形状得知里头装的是茶叶。吐蕃并没有产茶,翠兰的心里偶尔也会忆起那自小熟悉的香味,并体悟到自己与母国的距离。

如今,茶叶就在自己面前。

然而翠兰却无法坦率地表露喜悦之情。

不仅如此,连接过礼物的手也颤抖不已。

因为噶尔递出的那个包裹,上头的戳印对翠兰而言再熟悉不过了,那正是翠兰祖父母的店所使用的印记。

「请您无须太过在意。」

翠兰去找朱璎商量此事,朱璎则将茶的包裹放在面前这么说道。

不良于行的朱璎是唯一一位陪同翠兰前往吐蕃的侍女,同时也是翠兰的好友;当然,朱璎也知道翠兰是『冒牌公主』,由于她自小便在酒楼为人占卜,因此拥有与惹人怜爱的稚嫩外貌相反的敏锐观察力。

「与翠兰小姐生父有关的事,不可能会泄漏出去的,知道真相的只有翠兰小姐的母亲而已,就连皇上也无法确认的事情,噶尔大人更不可能会知道。」

朱璎难得地用强硬的口气下了结论。

翠兰名义上的父亲是中书侍郎李淑鹏,然而其实她真正的父亲是皇帝的亲生弟弟李元吉。李元吉趁着异母兄长李淑鹏不在家的时候,玷污了他的未婚妻,因而生下了翠兰,所以翠兰的母亲将她视为犹如梦魇过后的产物般憎恶着,而且为了让翠兰远离自己,还将她寄养在经商的双亲家。

原本这个秘密就如同朱璎所说,是不可能会被他人知道的事情。

问题点依然在于翠兰是个『冒牌公主』。

朱璎的语气仍然相当急切。

「而且,关于您是皇上养女这件事也一样,或许噶尔大人在宫中听到了流言,但是也不可能掌握到能证明此事的证据。」

「嗯」

「第一,老爷店里的物品可都是长安属一属二的上等货,就算噶尔大人到名声如此响亮的店里去买茶,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朱璎边说边倾身向前。

「您要注意喔,假如噶尔大人真的有什么疑虑,翠兰小姐也不能有所动摇。想想当初在长安与他交谈的情形,就很明了噶尔大人的惯用手法了,不就是先用柔和的言行举止试探对方,再让人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回应吗?」

朱璎说的不无道理,翠兰只能苦笑。

在长安的时候,她认为噶尔是个好人,但是另一方面,翠兰也曾觉得与他对话的时候,自己的话总受到牵制、引导,最后说出他想知道的答案。

的确,假使探听的工作没做好,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麻烦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