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计定乌朔(三十六)(2 / 2)

加入书签

原本,唐曦以为乌朔内部对这个决定会有诸多阻碍,毕竟中原地区和乌朔部落还是有本质性区别的。

乌朔是由许许多多的部族组成,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利益点,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权利全部交给齐日勒。

这还只是其中一点,齐日勒要面对的,远比这个要难的多得多。

然而,现实告诉唐曦,总有一些事情,是他预料不到的,比如这次,乌朔各部族居然纷纷赞同了齐日勒的提议。

这实在有些出人意料,唐曦猜测,这恐怕是齐日勒说了什么让各部族族长无法拒绝的条件。

事情确实如唐曦猜测的那般,不过,齐日勒说的并不多,只是说了几点好处。

第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王国制度,那就要建立文官系统,也就是说,各自部族内的那些个长老,现在都是乌朔的正经官员了。

第二,贸易统一化,由国家出面,统一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这里面的利益,各族长自然不会不知道。

第三,军队统一由国家供给,不管是粮草还是军械,都有国家给予。

其实,光是这一点,就让各部族的族长无法拒绝。

要知道,在非战时,军队都是由自己部族养着的,乌朔的常规部队并不多,到了战事才从各部族抽调,平时,大家都是牧民,就和中原的农民一个意思。

不过,齐日勒也不傻,他说的由国家统一供给,并不是所有人,而是选出了四十万常规部队。

这四十万大军统一在北蒙城外的军营内,平时除了训练,就是放牧,其实和之前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他们放牧的牛羊,一半自留一半上缴,同时国家还会给士卒发放粮饷,而那些自留的牛羊,还要给自己部族的族长上供一部分。

这算是皆大欢喜吧,毕竟,牧民平时也都是被各自族长剥削的,而现在只要肯吃苦,手中还能多点东西。

而各部族的族长虽然收益变少了,但是却不用承担那么多人的吃食,毕竟,不是年年都是大丰收的。

除了以上三点,其实,各部族族长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啊,早就羡慕中原富足的生活了,只不过以前的可汗,都厌恶中原,瞧不起中原人,自然不会向中原学习。

有些见识的族长,早就看出了乌朔制度上的缺陷,也看不了乌朔领袖狭隘的眼光,只不过碍于对方的权势,无法名言而已。

而齐日勒不一样,他从小在中原长大,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又经过唐曦精心的调教,同时,这也是为了以后大一统做准备。

齐日勒的这个王国很快就建立了起来,毕竟在人员上他们不缺,他效仿烽国建立的内阁,不过人员上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左右漠王属于军方的职务,所以并不能同时兼领内阁辅臣,这就成了各部族族长争相抢夺的香窝窝。

倒是拉塔,得到了一个辅臣位置,不过听说过几年要和易寒交换。

唐曦听着侍卫的汇报,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重新骑上战马,渐行渐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