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妻子长炖杀猪菜(2 / 2)

加入书签

赵佶也将酒杯端起,说:“你们也都辛苦了。”

他们早就约法三章,在外面儿子就管老子叫爹,皇后及妃子就叫老公,这样会省去许多麻烦。

三个儿子,也端起了酒杯。

“你们还小,这酒就别喝了!”赵佶感叹一句。

“爹,我们喝的不是酒,以茶代酒,祝老爹身体健康!”三个儿子一齐说。

赵佶差一点流下泪来,“出门”在外,儿子们懂事多了。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那个宋嫂的大儿子,也不过十六七岁,早就跟着父母一起打拼养家糊口了。但愿自己的孩子们,一个个快点长大,能够独立为生。

宋嫂,端上两盘红心萝卜,切成了小块,笑说:“杀猪菜虽说好吃,可吃多了太油腻。吃点这心里美的大萝卜,可解腻的。”

赵佶的三个公子哥偷偷地笑了。因为在宫中,他们几乎不吃萝卜。因为吃萝卜爱放屁,有损皇子的尊严。

“萝卜可是好东西,是小人参呢!?”宋嫂笑说,“这萝卜是我自家种的,不要钱,赠送的。”

“是呀,萝卜真的是小人参。”赵佶夹了一块,送到嘴里吃了起来。

儿子们见老爹吃,也都吃了起来。

“萝卜,文人墨客不大喜欢。”赵佶说,“只有一叫刘子翚写一首‘萝卜’诗,还不错。‘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有一年秋天,洛阳东关菜地长出一颗特大萝卜,大约三尺,上青下白,农民视为奇物,把它进贡宫廷。女皇武则天见了,圣心大悦,传旨厨师做菜。厨师深知,用萝卜做不出什么好菜,慑于女皇的威严,只得从命。

“厨师们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艺,对萝卜进行了多道精细加工,切成均匀细丝,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汤。女皇一吃,鲜美可口,味道独特,大有燕窝风味,遂赐名‘假燕窝’。从此,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设宴均以萝卜为料,‘假燕窝’登上了大雅之堂。——没有真燕窝,假燕窝也不错呀!”

宋嫂听他们说话,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说到了萝卜。她手里拎着半个红皮萝卜,那萝卜被挖掉一块心,栽了一圈蒜,蒜苗长出约一寸长,还很细弱,可绿色已经显出来了。

“有点意思!”赵佶赞道,“易安女士说,‘知否,知否,仍是绿肥红瘦。’这个萝卜和蒜苗倒反过来了——红肥绿瘦。”

“客官,你有所不知。”宋嫂微笑了一下,“随着蒜苗的长大,红萝卜就会一天比一天瘦,最后蒜苗能长到一尺长,红萝卜差不多就瘦没了。这里也有个故事——

“萝卜就是老罗头,没儿没女,可心眼特别好使。蒜苗就是小青姑娘,从小死了爹娘。有一次,逃荒逃到了老罗头家跟前,口渴了,就讨水喝。老罗头儿不但给小青姑娘水喝,还给她好吃的。

“后来,小青姑娘就认老罗头为爹,父女俩儿从此相依为命。老罗头儿一年比一年老了,脸上的红光一年比一年少了;小青姑娘却一年比一年大了,也一年比一年水灵了……这青蒜苗一点点吸干了红萝卜的水分和营养。还有首歌:小青姑娘一天比一天长高,老罗头儿一天比一天渐老。老罗头儿弯了腰,小青姑娘出嫁了……”

连赵佶都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更不用说他的儿子们了,一下被吸引住了。觉得民间的东西是有点粗俗,却是那么鲜活。

请看下回——306丈夫急走传书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