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要将鸭换作是人,这可真是不折不扣的‘狡兔死、走狗烹’了。

也难怪鸭将军这般义愤填膺。

陆辞笑了笑,幽默道:“我虽喜食鸭,它们却是立过大功的,自是与众不同。未能替它们请赏,也就罢了,还眼睁睁地看着大功臣下锅,让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样罢,我出两倍价,将这两只鸭将军都买下来,好留它们一个寿终正寝。”

掌柜愣了一愣,讪讪道:“公祖宅心仁厚,这价也不必双倍,就按市价来吧。”

陆辞莞尔一笑,还是照着说好的双倍付了钱。

至于鸭子,就先留在店里,等一会儿家中下人来接了。

当然,为了自己的睡眠质量,是不能留在小院落里的……还得找个合适的下家。

雄鸭虽不能下蛋,但它们生得雄壮,若能作为种鸭,就不愁无人肯精心伺候它们了。

陆辞懒洋洋地想着,很快就走到了距官学大门不远不近的一处巷口。

他将拎了一路的东西放下,笑眯眯地背倚砖墙,任从枝叶间撒下的斑斓日光晒着,等里头的人出来。

夫子讲课时的官学,自是一片寂静无声,只有枝头上的鸟儿聒噪。

陆辞没等多久,就忽然听得里头传来笑声阵阵,混杂着搬动桌椅的动静。

便能极直观地体会到学子们放课时的喜悦了。

陆辞原本以为,狄青这种野性十足的小狸奴会是放课时走得最快的一个,却不料他足足等出来了好几波人,都没在人群里见到对方。

要不是官学就这一道门可供出入,他几乎都要怀疑,狄青是从别的门走了。

陆辞不由生出几分疑惑来。

直到人流洗漱,散得七七八八了,才见到慢吞吞地背着书袋出来的狄青。

隔了四个多月没见,陆辞发现狄青的个头,很明显地又往上猛然窜高一截,四肢越发修长了。

加上初夏时穿得少和薄些,狄青还嫌热,直接将襕衫的袖子挽了上去,露出扎实的腱子肉,哪怕走得不快,也透着股让人眼前一亮的矫健劲儿。

虽还带着少年的稚气,但侧脸的轮廓,已有了几分引人注目的英挺。

他此刻紧抿着唇,眉头也皱着,不知有意无意,总之在外人看来,总归是一副不好亲近的架势。

陆辞挑了挑眉。

——这骄傲冷漠的劲儿,十足是一只大狸奴了。

狄青可不知陆辞就在拐角等着,他背着沉重的书袋,板着脸踏出门槛时,脑子里还拼命回转着刚请教过夫子、却还是似懂非懂的问题。

正因这份心不在焉,他在拐角时,差点迎面撞上了站在那一动不动的陆辞。

当看到陆辞那张久违了的、在阳光照耀下漂亮得似在发光的脸庞时,狄青傻愣愣地瞪大了眼。

他笔直站着,嘴张了张,脑海中竟是一片空白,半天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

……他该不会又在做梦吧?

陆辞见狄青一脸神色恍惚,瞧着傻乎乎的,不由逗了逗他:“怎么,才隔了半年不到,你就将我忘了?”

“陆公祖!”

狄青终于回魂了。

“还记得啊。”

陆辞笑着点了点头,将拿了一路的木弓塞到他手上。

狄青呆愣愣地接了过来。

“给你的。”

陆辞直接宣布道。

狄青顿时如触电一般,就想将木弓归还,陆辞却故意皱了眉,尾音微微拖长:“怎么,难道你还指望我帮你继续拿着?”

狄青就乖乖地收了手。

陆辞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原还想将装满礼物的包袱也一道让狄青自己拿,但在试着提了提狄青背上书袋后,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毕竟书袋已够重的了,再加上这些,怕不得将人压坏。

陆辞自认良心未泯,又难得做一次接小孩放学的家长,干脆好事做到底,想将狄青的书袋也要一并接过来。

谁知这一心血来潮的举动,就招来了上一刻还木愣愣的狄青的激烈反对。

狄青差点没被吓疯了,以豁出去性命不要的架势,成功地惊到了陆辞,也捍卫了背书袋的权力。

——哪怕借他一百张脸皮,他也不可能让陆知州帮自己拎东西的!

“好吧,好吧,不同你抢。”

陆辞无奈地摊开双手,才让狄青那警惕劲儿慢慢地松懈下来。

对此,他好笑地摇了摇头,感叹道:“你可真是个小牛脾气。”

感叹完后,他就带着小牛脾气吃大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没啥注释。

倒是不知你们是故意玩梗还是真不记得了,在二十几章的注释里有提到,公祖是平民对父母官的尊称,不是公主,也不是公公和祖父辈……(《易中天品三国-大宋革新》p84)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