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百零四章(2 / 2)

加入书签

若是从前运输困难,不得不在当地种粮,也就罢了,但现今幸得陛下英明开治,漕运空前发达,民间市场上,每日都有数不胜数的粮食从南至北地送来,现换作由官府采购,岂不更有利于控制物价的浮动?

再回到学田上去。

同一块学田,哪怕让同样的人去种植,但只因换了更适合当地土壤的作物,就能创造出较一昧自种禾稻要大得多的经济价值来。

而将作物变卖后,既有助于当地经济运转,亦可购入更多的学粮……

等陆辞洋洋洒洒地终于完成这篇关于农作经营的基础方针的总结大作,已是又一个十天后了。

别看字数颇多,但相比起涉及到、之后要去一一执行的事而言,顶多算是个简单大纲罢了。

即便没有通判在旁牵制,涉及规划农耕的大事,陆辞也断不会自作主张,行事莽撞。

他身为知州,有直接向朝廷上递奏疏的权力,自然就在这时给用上了。

就不知朝廷会墨迹多久才给最后指示,但在这之前,他也不会闲着,大可着手别的小事,譬如……将那家热火朝天地盗刻各家藏书的书坊做个严惩。

陆辞正默默盘算着,刚步出书坊,就见一健仆带着来自各地友人的小食邮递以及一封封信件,正恭敬候在一边。

将这些物件都放在木桌上后,他例行问道:“郎主,可要现在就拆开?”

陆辞条件反射地刚要点头,却不经意间想起那一个个负笈而来,心甘情愿地栖于败屋之下,虔诚地念着书中文字的孩童。

心一软,就不知不觉地改了口:“信留下,东西,送到州学里头吧。”

得此命令时,那健仆还未反应过来,下一刻就如受到莫大惊吓一般,睁大了眼,很是失态地直接盯着陆辞瞧。

陆辞正感肉痛,见他这幅如同白日见鬼的反应,倒只剩哭笑不得了。

至于这么夸张么?

陆辞挑了挑眉,催促道:“快去。”

“是、是……”

健仆这才回过神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尤其在抱着那几大包小食走时,他的步子都很是虚浮。

对此,陆辞眯了眯眼后,仅是轻哼一声,倒不与对方计较了。

他先拆了朱说的信,仔细地读了起来。

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率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首很是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地描绘星夜璀璨、大江奔流画卷的诗作。

陆辞下意识地闭了闭眼。

也不对啊,除非朱说生了对千里营,否则在他所任职的州城,哪儿看得到长江奔流的情景?

等仔细读了几次后,陆辞才品出里头极含蓄地包藏着的绵绵思念,也明了这压根儿就又是一篇纯属想象的大作的陆辞,顿时难以自制地忆起了被《岳阳楼记》所笼罩的那一年。

——得亏只需回信,而不用全文背诵。

陆辞暗舒口气,并不着急回复朱说的信,而是先展开了柳七的。

结果还没读几行,他就已经被这一句句夹枪带棒、又诡异地满溢着哀怨婉约的控诉,给惹得眼皮狂跳了。

他不就是因来汾州任职之故,一两年里都无法回密州与其见面了么?

看柳七这怒火熊熊的势头,就差没把他打成闺怨词里的负心汉了。

陆辞:“……”

奈何吃人嘴软,还是得好声好气地给人回信,安抚几句才行。

陆辞正思索着如何回信时,却未料到,自己特意省下的这些零嘴,虽被悉数发放下去了,但大多都在被就读学子们用干净袋子极其宝贝地装着,碰都不碰。

结果直到零嘴都被硬生生地放到发霉,也几乎没人舍得碰这由三元及第的文曲星下凡、现任汾州知州的陆辞所赐下的食物。

陆辞在无意中得知此事后,心疼得连握笔的手指,都破天荒地抖了抖。

——早知如此,他宁可改送纸笔,也比生生浪费了他连一口都没来得及尝的心爱小食好啊!

相比之下,在拿到的当天夜里,就将糕点啊呜一口塞进了嘴里,享受地细细咀嚼的狄青,无疑是其中异类。

狄青浑然不在乎他们的目光,也丝毫瞧不上他们拿着当宝,碰都不敢碰的做法。

吃食放着注定会坏,派不上用场,就浪费了陆知州关怀他们的一片心意。

狄青大大方方地喝了口水后,珍惜地舔了舔唇角的糕沫子,又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自己的肚皮。

——世上还有哪个地方,会比吃进自己肚子里更安全?

越是宝贝的东西,就越要早早地吃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