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 / 2)

加入书签

任沧海后,立即精神百倍待命,看她如何力挽狂澜。www.luanhen.comwww.wenxuemi.com萧如月说要借传世楼无往不利的强大情报体系一用,把开春那会儿“参与谋害皇嗣”的人给抓出来。任沧海不得不好奇,都过了两个月她才查,有什么深义?

萧如月笑而不答,传世楼的办事效率极高,十天后将查证结果报到当朝皇后桌面上。主谋燕羽兰已确认无疑,她所戴花冠上的花香是药引,真正的剧毒在萧如月喝下的酒中,下毒人为司酒监宫人。燕羽兰情知萧如月不会喝她壶中酒,却故意起身敬酒,并用言语动作吸引所有人全部注意,待伺酒宫人送上新酒时,通常一般人都会降低警戒心,萧如月又信任贴身宫人防毒本事,是以中计。

宫中接应之人却大出萧如月意料之外,沈采薇,一个不是很有存在感的名门闺秀,她与萧如月有何等深仇大恨?要知道,沈氏兄弟可以说是萧如月一手提拔起来,最终促成沈家飞黄腾达。

若说孙玉蛾,当时离她最近,最有机会下手;若说徐含霞,这动机是确定无疑的(她深恨萧如月误她终身);若提何思烟,那可说为的是东宫储君;便是说到苏贞秀,也有左右后位的权争在里头,你死我活也属必然。

萧如月拿起沈采薇的生平事迹看起来,绣花扑蝶弹琴画画,普普通通的仕女生活记述,直到这位小姐十二岁那年对李明宪一见倾心,从此后闺中书笺上心心念念全是李大少爷的点点滴滴。李明宪一贯独群索居,少在燕京城现身,可也难掩此君翩翩风姿,调查报告声称只要李明宪一笑那定然是足以倾倒万千少女,沈采薇不过千千万万中女子之一,而且还是个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爱情故事中的痴心暗恋女子,这种事鬼卫们查不到很正常。

当沈采薇得知自己毕生最大的情敌不是林诗佳,而应该是嫁入皇宫“心性杨花”的萧如月时,这个危险分子就决定要把这个卯足劲跟她心上人做对的文德皇后杀掉,但萧如月权势太盛,她一个闺阁千金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恰逢此时,燕羽兰有心要给风光无限的萧如月一点厉害瞧瞧,一个有心给“情郎”报仇,一个前有夺夫之恨后有夺女之痛心,这两人便相互看对了眼,紧紧地勾结起来。

庆贺孙妃诞子那晚宴上,萧如月闻不惯奶酒腥臊气,这落入有心人眼底就把早已布下的暗棋动起来。也是合该萧如月倒霉,宫中无人知她怀有身孕,连她自己也不知,却给沈采薇误打误撞碰对。事后,那小太监也淹死在宫中未央湖。

本将是一桩无头案,却还是让紧张何思烟肚里龙种关注各宫妃动静的何家人现沈妃贴身侍女与司酒监太监往来的猫腻,萧皇后遇害事,他们立即保留证据,等待时机加以利用。五月中旬,何思烟不负众望一举得男,何家便具理要胁沈家,携手拔除苏皇后,整出个“中宫密谋下毒”的案解来。

双方互不信任以信函来往并留信互为制约,因此这宫中最隐秘的私情便暴露在传世楼眼皮子底下。证据确凿,反而让萧如月为难,把沈家拔起是万万不行的,还要靠它与何家摆平苏家呢,但放过沈采薇又是万万不能够的。

该怎么利用这件事把李家兄弟一同拖下水呢?

萧如月心中灵光一闪,苏家。

她要是和握有天下兵马的苏家“结成联盟”,还不愁死李家兄弟!她炮制出一份燕羽兰与萧皇后对话录,话茬里用荷花暗指她的接应者为何思烟。

她让传世楼的人把这份情报透露给宫里的孙玉蛾,又着霓裳与珊瑚联系,全力扶持孙玉蛾入主东宫,并放出话只要有人帮她找到凶手,她必不计前嫌相助。这么做是要引出苏家注意,整个重华宫大概要数孙贵妃的蛾嵋殿还能找到苏家的耳目。

不久之后,苏府门人诸葛雄城求见萧如月。

这次秘密会晤,苏府就透给萧如月一件事:她帮错人,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只要萧如月愿助苏贞秀洗清嫌疑,这凶手苏家帮她摆平。

萧如月详详细细地问透个中关节,直到她猜出凶手应在沈、何两家中时,诸葛雄城压下话头,问皇后的意思。人所共知的,这何沈两家就是李明宪的亲兵,谋害她的人既然如此强大,皇后也该是时候找个稳当的靠山加重权柄。

话是这么说没错的,实际上却更是苏家更需要她的助力多一些。何家本就不弱苏家,又与沈家联合,逼势凶猛,孙家说是从崔天寿下面分出去的,但与苏家终归不合,皇帝又百般打压威远侯府,苏太尉尽管稳健如初,也耐不住这多方包围,万分需要皇帝独宠的萧皇后做个缓冲,缓和与皇帝的冰冻关系,再积蓄力量破除何沈同盟。

萧如月这么分析,诸葛雄城表示佩服,已然相信这位皇后沉寂两个月是在暗中调查谋害之人,此刻作,是做万全的准备要与人决一胜负的。不过,这支持的力量不是他现下能做决定的,他要先与太尉商议。萧如月道这个自然,让人送门客出宫。

如此几番往来再试探,苏府终于顶不住压力,先行让步。

“那么,苏家愿助六皇子李明镜入主东宫。”诸葛雄城拿出最大的底牌。萧如月笑说,她会尽力修补苏家与皇帝的关系。

这凭证什么的就不留了,省得给人握着把柄。萧如月完全同意,她道:“希望苏太尉不要过河拆桥,不过即便如此,我在军中无人也无法讨回公道。”这是丑话在前也是实在话,诸葛雄城笑得恳,说请文德皇后相信苏门的诚意。

他让皇后屏退侍女,悄悄地递上一张纸条,上面有七八个姓氏,都是在这次东宫之争中倒下去的地方官员。需要萧如月影响皇帝决断,改满门抄斩为边关流放。看完后,诸葛雄城就点火烧了纸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